2010年,澳大利亞終於忍無可忍,將日本告到國際法院,說日本只是拿科研當幌子,其實就是在從事商業捕鯨。
2014年法院做出裁定,日本沒有像樣的証據証明自己從事科學研究,讓它們在改革好之前,禁止發放捕鯨許可,日本接受了。
緊接著2015年,日本就發表聲明,無視禁令,恢復“科研”捕鯨,只是數量減了三分之二,從1000變成333。
日本官方對於捕鯨更是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有食物和文化的因素,還有說小須鯨並不是瀕危物種,更有官員說捕鯨其實是好事。
他們的水產官員就曾表示,當今各國水產資源緊張,而鯨類所吃的魚是人類捕獲量的5倍,所以捕鯨是對水產資源的保護。
▲資料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聽聽反對捕鯨的聲音
和日本堅持捕鯨一致,國際捕鯨委員會反對態度也很強烈。
國際捕鯨委員會大會兩年一次,今年在巴西弗洛裡亞諾波利斯召開,定於9月14日閉幕。日方10日遞交提案,寫道:“科學上明確証明:某些種類的鯨魚數量足夠健康以供持續性捕撈。”
提案列舉幾種日方認定可以實施商業捕撈的鯨種,包括小須鯨、南極小須鯨。
日本方面認定國際捕鯨委員會“不夠寬容”,成為捕鯨贊成方和反對方“對峙的場合”,沒有發揮應有作用。日方提議設立可持續捕鯨委員會,專門處理商業捕鯨和土著居民捕鯨事務。
此外,日方還提議放寬批准條件。就可捕獲量的設定、保護區的設置等議題,如果在國際捕鯨委員會下屬機構獲得同意,隻需大會過半數同意便可獲得通過,而無需像現在需要獲得四分之三以上同意。按照日本共同社的說法,日方的提案將使保護區更容易設立,對反捕鯨國同樣有利。
今年是日本時隔四年再次提交解禁商業捕鯨提案。
▲資料圖。國際海洋保護組織在南極洲海域攔截日本捕鯨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