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2月28日報道,有關日本全國警方在偵查犯罪案件時實施的DNA類型鑒定,警察廳28日決定引進新的檢測試劑,實現更為精確的個人識別。此外,從以往無法檢測的微量材料也有可能檢出DNA類型,因此有望擴展鑒定能力。
把偵查犯罪案件時採集的材料與日本警察廳DNA類型數據庫進行比對,一致的數量在2005年為158件,2012年以后每年突破6000件。此外,DNA鑒定時常成為未解決案件破案關鍵,因此,其作為警方偵查的強力“武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日本國家公安委員會28日批准了《DNA類型記錄處理規則》修正案。新試劑將從4月起在全國警方中陸續採用。
日本警察廳稱,DNA類型鑒定利用的是人的血液、汗、皮脂中檢出的DNA鹼基序列重復次數因人而異這一點。據悉,目前通過在染色體上15個部位查看以4個鹼基序列為基本單位的“STR型”的重復次數,能夠以約4.7萬億人中有1人的出現頻率進行個人識別。而通過新試劑,染色體上的檢測部位據稱可擴大至21個,個人識別率也躍居“萬億”之上更大單位的“京”。
日本警方1989年由警察廳科學警察研究所實施DNA類型鑒定,之后擴展至全國的警察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