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購買者身份能夠預防犯罪? “京阿尼”事件令日本汽油銷售面臨難題

2019年08月19日13:15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東京8月19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日本“京阿尼”放火傷人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青葉真司,曾在案發現場附近的加油站購買汽油導致事件更嚴重。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等部門獲悉該消息后,要求銷售商在出售汽油的時候對手續從嚴管理。但是銷售商們紛紛表示擔心或表示質疑,有人認為這樣做可能會帶來麻煩,有人認為沒有意義。

消防廳等部門在此次事件發生之后,通過業界團體向全國的加油站下達通告,要求在購買便攜式汽油桶的時候,店方需要確認顧客的身份和使用目的並留下購買記錄。目的在於提前發現可疑分子以杜絕此類縱火事件再次發生。

其實在“京阿尼案件”發生前已經有數起類似事件預示了隱患的存在。今年8月愛知縣舉辦的一場美術展中收到一封傳真,上寫到:“我會帶著汽油桶過來(預示襲擊)”,隨后活動被終止。愛知縣警方以涉嫌威脅妨礙營業的嫌疑逮捕了發出傳真的一名男性。此外、東京都和北海道也逮捕了暗示要模仿“京阿尼事件”的男性。

京都市內的加油站接收到通告后開始進行購買記錄。店方表示:“記錄很耗費時間,顧客也表示很無奈。”另一方面還擔心:“要有人不配合記錄該怎麼辦。拒售恐怕會帶來麻煩。”

京都府的業界團體干部對此舉持懷疑態度,他說:“即便詢問使用目的,也可能被謊言瞞過。制定這樣的規定是否有意義呢?”

日本立正大學犯罪學教授小宮信夫指出:“如果是沖動犯罪(要求記錄身份)可能會退縮,但如果是不怕死的罪犯光靠確認身份是無法制止的。”並表示:“制定對策打擊企圖犯罪的人才是有必要的。”(編譯:許文金 審稿:許永新)

(責編:許文金、王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