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張子揚

2019年12月23日08: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中日韓領導人聚首成都 三國如何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12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分別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站在中日韓合作20周年這一歷史方位,中國學者分析,透過歷史鏡頭,三國領導人將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厘清合作路徑,在互動中“解難題”“破困局”“妥處分歧”,為三方下一個20年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蓉城成都,依照東道主精心設置的會議議題,或為三國種下共贏種子,為地區合作提供參考范本。

1999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菲律賓果斷按下“合作鍵”。20年間,三國藉此重要平台,不斷積累政治互信,拓寬務實合作邊界,繪制出一份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理念卻依然可以實現互利共贏的東方腳本。

20年來,中日韓以經貿合作為重要切口,貿易、投資、人員往來規模迅速擴大,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提升,在東亞乃至世界范圍內地位日益凸顯。數據顯示,在中日韓互為重要經貿合作伙伴的“構圖”中,2018年三國間貿易總額超過7200億美元,相互投資額超過11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3100萬人次。

此外,以領導人會議為核心,三方還打造了21個部長級會議為支撐的全方位合作體系,在30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從宏觀至微觀,在溝通中汲取各方智慧,為合作共贏“舒經通絡”、尋求契合。

“三國的合作內容豐富、成果突出,其中一個關鍵點就在於平等、平衡、共同利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蘊嶺告訴中新社記者,“日韓高度重視對外貿易和投資,在信息、大數據等高科技領域優勢明顯,而中國有巨大市場,在5G、互聯網方面有獨特后發優勢,三國間形成巨大的優勢互補與機遇”,“沒有誰輸誰贏,隻有彼此成就”。

“但需要看到的是,去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之后,韓日因貿易摩擦等問題關系陷入緊張。”張蘊嶺認為,本次會議能如期舉行,中方可謂做出足夠的努力與推動。這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日韓合作機制對三國關系和地區合作發揮著穩定器與粘合劑作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認為,如果將三國合作第一個20年定義為“成果豐碩”,而對於下一個20年,期待各方領導人用更深遠的戰略眼光去給未來籌謀布局,總結經驗、固本培元、管控分歧,標定發展航向。

作為本次領導人會議或將涉及的一項重要議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能否有所突破,外界給予高度關注。

幾天前中國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在回答“突破”的問題時指出,“三方應該按照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快談判進程,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和規則標准,打造一份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

(責編:劉戈、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