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政府計劃將涉及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從60歲分階段提至65歲的《國家公務員法修正案》提交今年初的例行國會審議,並正就此進行討論。
在少子老齡化和勞動人口不斷萎縮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從幾年前就採取措施鼓勵延長退休年齡,但從實施情況看效果並不理想。分析人士認為,修正案若能於今年初順利提交國會討論,有望在2022年正式實施。
分段延長退休年齡
此次日本政府計劃修法率先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目的是為民間企業和地方政府發揮示范作用。不過,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不僅關系到加重政府財政工資支出的問題,還牽扯到國家公務員與民間企業退休金差距的問題。
據報道,日本政府設想中的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方案是,把退休年齡每兩年延長1歲,或每3年延長一歲。關於採取哪種方式,日本政府將在綜合各方意見后最終作出決定。
此外,新法案在汲取了當前普遍採用的返聘制度的弊端和教訓后,從工資待遇、職務等級和上班時間等三個方面對延長退休年齡后的規定作了改進。比如,針對當前返聘后工資比退休前大幅降低的問題,計劃在延長退休年齡后把工資設定在60歲時的7成左右,目的是提高延長退休年齡后的工作積極性﹔在職務等級方面,相對於當前採取的返聘后職務等級大幅下調的問題,計劃讓延長退休年齡的人擔任課長(處長)助理級別的專門職務,借以發揮個人工作經驗、提高工作積極性﹔最后,在工作時間上可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自由選擇全勤或短時間工作。
早在2018年8月,日本人事院就向政府提交報告,提出分階段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以及提高公務員工資待遇的具體方式。接到報告后,日本政府原計劃在去年春天的例行國會上提交國家公務員法修正案等,並在2021年正式延長退休年齡,但因為統一地方選舉和參議院選舉等政治議程,加上政府內部存在法案會導致公務員工資支出增加的一部分反對聲音,法案最終未能提交國會審議。在秋季臨時國會上,因為需要為天皇即位相關儀式及其他重要法案審議讓路,法案再次被推遲提交。
據日本媒體分析,如果法案被提交給今年年初開始的例行國會審議,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將比較高,之后經過公示等程序后,法案可能在2022年正式實施。
據統計,日本的國家公務員包括中央政府機關和特殊行政法人機構工作人員,總人數約58萬余人。
希望帶動企業效仿
日本政府在2013年實施的修改后的《高年齡者雇佣安定法》規定,企業有義務雇佣年滿60歲退休年齡但有繼續工作意向的所有員工,直到65歲。
《高年齡者雇佣安定法》主要針對日本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鼓勵民間企業雇佣到達退休年齡的員工。但從法律實施后的實際情況看,因為並未進行強制性規定,且繼續雇佣退休員工會導致人力成本增加,民間企業積極性並不高。據2017年厚生勞動省的一項調查顯示,隻有不到兩成的企業採用了65歲退休的制度。針對該問題,日本政府正在討論再次修改法律,逐步把退休年齡上限提高至70歲。
日本政府不斷提高退休員工再雇佣的年齡上限,背后是日本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去年9月日本總務省發布最新人口數據顯示,日本70歲以上人口已經增至2715萬,佔總人口的21.5%,7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自前年首次突破兩成以來,進一步增加了98萬﹔去年12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最新人口動態統計估算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日本全國新生嬰兒數預計為86.4萬人,這是自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低於90萬。另一方面,死亡人數達到137.6萬人,死亡減去出生的人口,人口自然減少預計達到創紀錄的51.2萬人,日本總人口連續第13年負增長。
因為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在去年12月日本政府敲定的總計102.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6萬億元)的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社會保障相關費用支出增至史上最高的35.9萬億日元,佔總預算的三分之一還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台以來,把少子老齡化問題稱為日本的“國難”,採取了鼓勵生育、鼓勵延長退休年齡等多種措施。在這一點上,此次日本通過修法率先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既是針對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通過挖掘老年人的勞動潛力,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同時也是希望帶動民間企業和地方自治體修改制度,延長退休年齡。
持支持意見者居多
關於修改法律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因為嚴峻的人口形勢,日本國內持支持意見的聲音居多。
《日本經濟新聞》在早先的一篇報道中指出,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正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迅速推進,但在延長退休年齡的討論上日本卻落后於歐美等國家。報道對比了日本與歐美國家的公務員制度,稱退休年齡比日本高的國家,取消退休年齡的例子很多。德國和法國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是65歲,原本就比日本高,兩國在上調公共退休金領取開始年齡的同時,還計劃進一步延長退休年齡。在英語圈國家中,取消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的很多。英國在2010年取消了強制退休年齡,還決定在2046年把領取退休金的年齡由現在的65歲提高到68歲。此外,報道還對比了日本與歐美國家公務員退休后領取退休金的比例,指出日本相對偏低,主張應提高公務員退休金比例。
但也有部分意見指出此舉將導致政府財政支出增加和公務員與民間人士退休金差距的問題。反對者針對國家公務員法修正案擬定的7成工資比例指出,當前民間企業普遍把退休后再雇佣員工的工資設定在5成,兩者相比,明顯存在“優待”公務員的問題。
此外,因為日本採取“年功序列”制的薪酬體制,對民間公司的員工而言,工資收入普遍在四五十歲時會達到最高峰,之后如果不能在職務等級上得到提升,薪酬提升會步入瓶頸,甚至還有可能降低。但公務員基本不會存在這個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薪酬會不斷提高,這樣在退休時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會高於民間企業。如果把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由60歲延長到65歲,即使把工資比例設定為7成,政府財政支出中的工資支出也將有一個很大幅度的增加。在日本政府財政吃緊的情況下,這部分支出如何籌措將是一個問題。
最后,關於把延長退休年齡后的工資比例一律設定在7成,包括自民黨行政改革推進本部在內的部分反對聲音指出,因個人工作經歷、能力和身體狀況各不相同,理應根據個人的工作表現設定工資比例,一律定為7成有失公平。
日本政府正就把延長國家公務員退休年齡的相關法案提交國會審議進行討論,下一步法案能否提交國會審議並順利獲得通過值得繼續關注。(記者 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