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流通新聞》對2016年日本前50家大百貨公司統計,有29家營業額高於2015年水平,其中伊勢丹東京新宿本店以2724億日元位居全國第一,比2015年增長5.4%,第二位的阪急大阪梅田店營業額增長10.4%,增長率最高的鬆屋銀座本店達18.1%,三越銀座店也增長了14.6%。在商業模式多樣化、電子商務逐步普及的日本,實體店仍能保持如此高的業績,竅門何在?記者採訪幾家百貨公司后,終於看到了其中的奧秘。
商品優質是實體店站穩腳跟的基礎。百貨店商品琳琅滿目,種類眾多,各家商店首先保証的是商品質量第一。商店進貨渠道多種多樣,日本商品大多是廠家寄售,即先銷售,后向廠家結賬。如果產品試銷不對路或質量出現問題,不僅在一個商店被下架,面臨的可能是被逐出整個大型商店的流通渠道。因此,廠家保証產品貨真價實是第一位的。進口商品不僅有國家標准的商品檢驗,各商家也會突出特色,找准賣點。所以,日本人送禮品非常重視包裝,看到大商店的包裝就知道商品質量和檔次。
突出服務是實體店贏得顧客的普遍做法。日本的微笑服務、禮儀規矩自不必說,重要的是用細節贏得顧客的肯定。這種細心體現在多方面,如很多大商場有兒童游樂區,目的是讓顧客購物時小孩子不會寂寞。廁所附近會有吸煙室,煙友們可以在這裡“一吐為快”。近幾年來,商店又增加了哺乳室,逛商店的媽媽們可以隨時方便、放心地給嬰兒喂奶。
發展會員是穩定客戶的重要方式。很多大百貨店都努力發展會員制客戶,隻要是買過一件商品,結賬時商店都推薦顧客加入會員俱樂部,有的能得到購物積分,有的直接享受會員優惠。同時,商店在換季或商品調整后會通過電子郵件等向會員定向投送廣告。售貨員的重要任務是向顧客提供對商品的參謀與指導。化妝品是商店經營的重要支柱,很多商店的一樓都是化妝品。售貨員的重要任務是根據客人的體質特點推薦不同類型的商品,並教授使用方法和搭配技巧。因此顧客學到適合自己的化妝技巧,比單買一件商品收獲更大。在這裡詢問或接受咨詢后不買商品也無需不好意思,因為商店相信顧客一旦知道某款商品適合自己,她遲早會來買的。據統計,2016年日本百貨店的化妝品消費額比上一年增加2%。在服裝等櫃台,售貨員根據顧客要求,推薦多款不同式樣的商品供顧客選擇。比如客人選定上衣,店員會推薦與之相配不同款式、顏色的褲子、鞋帽,這時的售貨員就像是你的時裝參謀。如果是VIP會員,樓上會有專用試衣間提供一對一服務,會員隻要來店前打一個電話,店員會根據客人的體型特征及以前購買的衣服資料,提前備好多款商品供你選擇。當然,服務和推銷絕不會讓客人感到厭煩。不久前,記者的妻子過生日,朋友陪著去商店買了一條項鏈,相來比去,慎重選擇之后買下了一款心儀商品。結賬后妻子興致未減,又圍著戒指左比右看,此時年長的老店員給出了溫馨建議:生日是每年都要過的,另一件物品等明年生日時再來買吧,明年會有更好的造型,心裡有期待也是一種幸福。在人口飽和的日本,用服務贏得回頭客是商店的重要經營策略。
商店的服務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記者在商店看中一雙皮鞋,簡單試穿后結賬取貨。此時,店員重新把鞋擦得干干淨淨,附送一塊擦鞋布並說明這種皮革該如何保養。原帶一副鞋墊之外又加送一副,說是可以根據襪子的薄厚調換鞋墊。在這裡,很少有店員隔著櫃台把商品遞給顧客,多是店員走出櫃台,雙手遞上,再送行幾步。去書店買書,店員會當場給你包上書皮。遇到雨雪天,服務員會在商品袋外罩上一層透明塑料布。真可謂細心服務無微不至。
近年來,日本百貨公司又努力發展金融服務和對外國人的免稅服務。三越伊勢丹集團推出的MI信用卡不僅與VISA卡共享,可以在世界通用,而且在日本實體店消費,根據前一年的消費額可以享受到5%、8%、10%的不同檔次積分。在增加對客人吸引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商店金融發展。類似的信用卡在高島屋、捷斯克、羅森便利店等廣為普及。另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最新統計,2016年訪日外國游客超過2400萬人次,旅游消費比上一年增加7.8%,達到3.75萬億日元。許多百貨店也把吸引外國游客視為新的銷售增長點,免稅營業額達1843億日元。日本式服務確實給不少訪日游客留下了良好印象。
當然,在電子商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實體店的經營效益也並非高枕無憂。據日本百貨店協會不久前公布的數據,2016年日本全國百貨店銷售總額5.978萬億日元,比上一年下降2.9%,且連續兩年下降,自1980年以來首次低於6萬億日元。但日本百貨業協會的一名干部稱,日本網店銷售的多是規格產品和低端消費品,相信實體店靠產品檔次和服務質量一定能夠贏得客戶,站穩市場。(經濟日報駐東京記者 蘇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