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田偉展示“田漢·聶耳的故事”公演宣傳畫。
頂著“田漢侄女”的光環遠嫁日本,從平凡的家庭主婦到兩國友好交流的使者,旅日華僑田偉經歷了怎樣的三十年?
在海外唱國歌,辦演出,做演講,寫文章,田偉的藝術人生已深深烙下中日友好的印記。近日,她向中新網記者講述了自己用文藝為中日友好“搭橋”的故事。
因地震再次開啟演藝事業
田偉1952年出生於長沙一個戲劇之家,父親是湖南劇院經理,母親是湘劇名伶。如今,年過六十的她仍面容姣好、神採飛揚,舉手投足間散發著藝術家的氣息。
1988年,田偉拋下自己的演藝事業遠嫁日本,成為一名普通的旅日華人的妻子,洗手作羹湯,安心相夫教子。
這樣平淡的日子因1995年1月17日爆發的舉世震驚的神戶大地震戛然而止。
由於房屋損毀嚴重,田偉不得不帶著孩子開始了“流浪”生活。一年的顛沛流離中,她卻時時感到身邊的溫暖:災民們互相鼓勁打氣﹔大阪當地幼兒園免費接收自己的孩子﹔日本湖南同鄉會專程派人確認她的平安,送來慰問……
震后的一天,有人得知她能歌善舞,來電詢問她能否參加一場慰問演出。“在地震棚裡,報酬隻有一束鮮花。”她立即決定,為無數幫助過她的人,重新站上舞台。
就這樣,演出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不變的是慈善演出的性質。后來,田偉組建日本東方藝術團,帶著演員們頻繁往返於中日兩國間,迄今共義演64場,足跡遍布中國二十多個省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