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興趣助孩子個性發展
日本的中小學還有各種由學生自發組織的俱樂部,種類涉及足球、爬山、樂器等,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幾乎所有的學校也都會舉辦各種興趣培訓班吸引學生參加,如“料理教室”“林山學園”等。並且日本學校裡的體育館在假期通常是不閉館的,除了學校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以外,老師們還鼓勵學生自發到學校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魄。日本還很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這些社團在假期也會組織“合宿”,即集體去海邊或山地旅行,成員吃住都會在一起。
自由研究激發孩子鑽研能力
日本還有一項叫做“自由研究”的傳統項目。所謂“自由研究”指的是自由研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日本,這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雖然說是自由研究,但也有大體的領域,而且確定了規則和流程。自由研究的領域主要分為:科學和理科實驗、圖畫和藝術創作、觀察植物和昆虫、社會科學方面的調查等。從這些領域中選擇一種,花費1個月進行研究。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是要選定方向,例如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很難花費1個月時間去研究。第二是設定主題。第三是具體准備和預先調查。如果是科學實驗,需要准備工具和材料。如果進行調查,則要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書籍。第四是制定研究計劃。第五是進行總結。研究結果會在開學的時候交給老師,並在全班進行公開展示。老師還會把父母都召集起來,輪流展示研究成果。
這樣的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索精神得到提升,激發他們身上的各種潛能,同時對於孩子未來的自我定位也有積極作用。
對照日本孩子豐富的假期生活,我們要學習借鑒他們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好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銜接與配合。“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這是一種非常值得提倡的觀點與學習方法。(本報記者 張冠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