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仁天皇退位的背后【2】

張冠楠

2017年06月17日13:05  來源:光明網
 
原標題:日本明仁天皇退位的背后

反觀安倍,自其2012年再任首相以來,已連續數年在“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致辭中未提及歷代日本首相堅持的有關戰爭“加害”(於亞洲人民)和“反省”(自身戰爭罪責)的表述。不僅如此,2013年,安倍悍然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是自2006年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之后,日本首相再次參拜靖國神社。每年靖國神社的春秋例行大祭,安倍還會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仁天皇迄今已在位29年,其間盡管國內保守勢力要求天皇參拜靖國神社的聲音從未中斷,但他卻始終不曾踏入靖國神社半步。

和平憲法的忠實守護者

在修憲問題上,兩人對戰后日本的和平憲法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日本輿論認為,明仁天皇是最忠實的“護憲派”,而安倍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修憲派”。2012年自民黨公布“日本國憲法修正草案”,刪除了憲法第九條中“不擁有武力,不擁有交戰權”的詞句,這對一直主張要深刻反省戰爭的明仁是很大沖擊。

同時,盡管戰敗后裕仁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宣告天皇並非神,但在日本國民心中,天皇仍有著極高的地位和特殊意義。日本的右翼分子經常把天皇當作招魂的旗幟,企圖將天皇再度“神化”,安倍再次執政后也一直希望利用天皇獲得支持。有分析指出,這些都是促使天皇退位的誘因。作者:張冠楠

(責編:劉戈、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