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本清張《黑色皮革手冊》改編劇熱播 這部日劇憑什麼讓人看了又看?【3】

2017年09月03日15:42  來源:文匯報
 

不同時代的改編版本照見時代發展脈搏

上世紀70年代末,鬆本清張的小說《黑色皮革手冊》在《周刊新潮》上開啟連載。與中國觀眾最為熟知的米倉涼子版本不同,原著中的元子並不美麗,也不年輕,更沒有主角光環護體。男主角不但沒有愛上她,還與眾人一起欺騙她,所有的接近與交往只是毀滅她的計劃中的一部分。元子的結局有點王熙鳳的意味,機關算盡卻最終一敗涂地。

有日本學者分析,這樣的塑造與鬆本清張的社會派寫作風格有關,更與當時日本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那個時期的職場對日本女性職員並不友好。因此到了適婚年齡,如果依舊“賴”在崗位上,就會被無視或者擱置。原作中的元子已經入行15年,卻依舊逃不過這樣的命運,心中的不滿自不必多言。鬆本清張為聰明精干的女主角安排悲慘的結局,似乎也預示著那一時期的日本女性在男權社會中難以實現抱負的絕望狀態。

近20年間,日劇“勵志”的調性愈發明顯。於是元子被打造成了一個受到壓抑后反彈,向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們反抗的女性。看主人公“逆襲打怪”的快感逐漸成為人們消費《黑色皮革手冊》的最大心理預期,甚至遮掩了作品對人性更深層次的挖掘。所幸的是,還是能從電視劇的一些設定中看到時代的發展脈絡。

米倉涼子塑造的元子從性格孤僻、灰頭土臉的銀行職員到顧盼生姿的銀座老板的驚艷蛻變,其實是典型的“爽文模式”。但女主角卻憑借著勵志的言行格外招人待見,雖然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是她卻看不上依靠男人的女人,堅守絕不出賣肉體的底線。與原著相比,這個版本更強調當代女性的獨立自強意識。

最新版元子由武井咲扮演,93年出生的她,是熒屏上最年輕的元子。如果說米倉涼子版本突出的是日本女性在男權社會的奮斗,那麼這一版的元子著力展現的則是日本社會中的小人物對不公平待遇的反抗。比如,元子的身份從“正式員工”改成了可以被隨時辭退的“派遣員”,又為她加上了一段為父還賭債的童年。

(責編:陳思、王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