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雜記:日本的李教授

2017年11月09日08:27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日本的李教授

日本人的名字很獨特很好分辨,但是在日本有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用的是韓國名字,雖然他們的家族已經在日本生活了三代或四代,雖然他們自己早已不會一句韓文。這個特別的群體其實代表了一段特殊的歷史。

日本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就是這個群體的代表,他祖父輩從韓國大邱移民至日本當礦工,他是定居日本的第三代韓裔,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就是,孫正義堅持用自己的韓國名字入籍,而日本官方要求必須擁有日本名字才能入日本籍,而在日本姓氏中並沒有孫姓,所以拒絕了他。孫正義不服氣,就讓自己的日本妻子改名姓孫,然后以此証明已經有日本人姓孫了,所以他可以保留自己的名字了。

韓國人在日本這一段歷史,一個名叫李洙任的日本龍谷大學教授給我們娓娓道來。她和孫正義還是親戚,同樣的成長背景。像他們這樣生活在日本的韓裔,如今有60萬人。

李教授說,日本從1910年代開始殖民朝鮮半島,很多當地的農民到日本來做一些低端的勞動,就此落地生根。到二戰結束,朝鮮半島被分為兩個國家,日本的殖民也結束了,立刻宣布不承認來自朝鮮半島者的日本國籍了。那時還有100萬韓國人在日本,他們的處境就很為難了。她爸爸正值青年,先跟著大家一起回韓國,可是發現由於自己在日本出生長大,回去相處很難,連韓語都不會說,就又回來了﹔於是下定決心好好做生意,因為隻有做生意掙了錢才能在這個別人的國家立穩腳跟。

很多像她爸爸一樣的韓國人就這樣“沒名沒分”地在日本生活了下來,直到1965年,日本和韓國建立正常外交關系之后,他們才拿到了韓國的護照並獲得了在日本的居住權。又過了30多年,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才開始給這些韓國人日本國籍。盡管很多人都已經是第三代第四代韓國人了,他們必須通過嚴格的考核才能得到日本國籍,標准很嚴格,哪怕有交通違章的記錄都會導致申請不通過。李教授把在日本生活的韓國人的問題研究了個透。日本是目前世界唯一對已經生活了四代的人仍不承認國籍的發達國家。

跟孫正義一樣,李教授也是堅持用自己的韓國名字申請日本國籍,過程頗費周折。這樣做是很需要勇氣的,雖說這個在日本的韓國群體已經延續了100年,但直到現在還會被本地人歧視,特別是在找工作和找對象時。很多人為了避免被歧視,堅持用日本名字,撇清韓國的關系。李教授說一個學生就問她,自己是不是應該隱瞞身份,她父母希望她隱瞞,免得被同學歧視﹔但是她自己又不想隱瞞,又怕用韓國名字畢業找工作時受到影響。李教授還有個朋友的兒子要娶韓國裔的姑娘,朋友堅決不同意,覺得這辱沒了家門——要是娶個美國人還好說說呢。她說,現在90%的韓裔日本人都用日本名字。她生活中堅持用韓文名字,隻在訂餐的時候用日文名字——如果用韓文名字的話要跟服務員解釋半天,就不要添麻煩了。

(責編:劉戈、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