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商業》1月9日文章,國土遼闊的中國近些年來鐵路交通網迅猛發展。作為日本人,我在搭乘中國鐵路交通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兩國的差異。
“建設交通強國”是中國政府提出的宏偉目標。中國高速鐵路已遍布全國,總長達2.5萬公裡,是日本新干線的8倍以上,在全世界也是值得驕傲的。此外,中國城市地鐵也發展迅速。資料顯示,2018年3月上海地鐵運行總長為644公裡,是東京地下鐵路長度的1.5倍。這種規模差異大家可想而知。
日本連接東京、名古屋的中央高鐵路線(全長285.6km)正在建設中,該路線將採用磁懸浮技術,預計2027年完工。而從上海浦東的龍陽站開往浦東機場的磁懸浮列車早在2003年就已建成通車,不過當時營運距離很短。
2017年年末,中國國內共計17億人次搭乘高鐵,高鐵站人流量較大。相比傳統購票方式,現在可預先在網上訂購,這為中國民眾帶來便利。但對沒有中國賬戶的外國人而言,手機訂票的方便性無從說起。
去年11月份的某天我去虹橋火車站購買前往義烏的火車票時,在售票窗口排了20分鐘隊,好不容易排到了卻被告知票已售罄。當我詢問哪天還有票時,售票員隻管賣票,並不回答。考慮到購票的人那麼多,他們確實無暇。但日本新干線購票處設有觸屏檢索系統,方便乘客了解余票情況。
順便提一下,中國高鐵每小時運行頻次要高於日本新干線。所以,在中國就算是錯過檢票時間,隻要在候車室稍等一陣就能坐上下一趟。
今年是中國首條高鐵正式運營的第10個年頭。如今,中國已實現高鐵快速與普遍的目標,滿足了乘客“迅速到達目的地”的要求。(作者姬田小夏,陳琳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