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作 打造水環境保護“湖南模式”

2019年03月27日15:1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長沙3月27日電(袁蒙 趙雯博)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屆“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屆“中國水周”。在此前夕,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日本處處長柏燕秋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代表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市,對中日政府間基層友好技術合作項目成果進行了考察。 

助力中國水環境保護 日本經驗落地開花

JICA是日本ODA(政府開發援助)實施機構,承擔著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合作、日元貸款等兩國間援助的工作。2013年起,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由隸屬湖南省科技廳的亞歐水資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以下簡稱“亞歐水資源中心”)牽頭組織,通過實施JICA中日政府間基層友好技術合作項目“污水處理廠運營能力提升及居民環境意識改善(一期)”和“洞庭湖流域農村水環境改善(二期)”,湖南省將日本滋賀縣琵琶湖水環境保護的經驗和成果引進本地,由城市拓展到農村。六年時間裡,已全面構建起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中小學生共同參與的水環境保護體系。

學生們在先導洋湖再生水公司參觀粗格柵、細格柵、生化池等污水處理場所。(袁蒙 攝)

2013-2016年,亞歐水資源中心與日本滋賀縣琵琶湖環境部共同向JICA申報,承擔實施了中日政府基層友好技術合作項目 “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及居民環境意識改善”。據該中心秘書處主任張燦明介紹,一期項目期間,日方專家來華19人,累計在華147天。他們親赴長沙三家污水處理廠,進行現場調研與技術指導,贈送水質檢測設備。同時,中方也選派了16名骨干技術人員赴日學習交流。湖南先導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文明便是一期項目的訪日人員之一。“在滋賀縣期間,我們系統學習了日本污水處理企業運營管理體系與環境教育體系,還要進行實地操作與實習。與中國傳統理念不同,日本企業在進行污水處理時更看重過程,而非一味追求結果。他們會嚴格監控每一道流程和每一個儀表數據。受這種理念啟發,我們開發了一套‘智慧水務’運營管理系統,形成完整的污水處理全過程水質在線監測鏈,通過實時監測到的水質參數指導水處理工藝的調試運行,實現了再生水廠精細化運行、可視化管理。”

先導洋湖再生水公司“智慧水務”系統。(趙雯博 攝)

(責編:袁蒙、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