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难觅大腹便便的胖墩儿?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最新报告,美国肥胖率为31.8%,而日本的肥胖率只有4.5%,在发达国家当中肥胖率最低。
【策划·日本劲吹哈韩风】在本国流行文化原本就很发达的日本,对韩国流行文化也是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韩国等流行文化在日本拥趸无数,受欢迎程度超出想象。
【专题·日本美容术】日本是一个美容大国,男女都化妆的国度,不仅拥有不少世界级的化妆品品牌,还不断向外界传递细致入微的美容知识。
春风里的健康产业日本产业界时不时兴起一股新兴产业的新风潮,在貌似已经饱和的市场外再生出一个新兴产业,最终使得产业链的价值得以延伸。
日本果粉与iPhone间的事儿在日本,各类智能手机中人气最高的是iPhone,这是最近数年来才有的状况,此前手机一直是日本品牌占主导,这种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策划】日本娱乐圈情爱物语“日本娱乐圈,有我更精彩”,日本频道将日本娱乐圈的喜事、乐事、糗事、悲事一网打尽,不妨给我们自己的生活多添一点料。
【策划·日系车列传】取英语“FIT”适合、适宜之意的本田飞度如今迎来了第三个春天。第三代飞度到底有什么新变化?2013年11月04日08:22 来源:北京日报
| 只要熟记808个汉字,即使不会汉语、日语和韩语,在三个国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 |
只要熟记808个汉字,即使不会汉语、日语和韩语,在三个国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记者昨天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历时三年,由该校原校长纪宝成牵头编制的《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已经完成。借助该字表,三国青年不仅可以“笔谈”,方便旅游,增进交流,还能为三国青年互相学习彼此语言提供方便。
日本韩国汉字史已逾千年
古老的汉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日本和韩国使用汉字的历史也已超过千年,汉字被视为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
1897年,孙中山流亡日本,他结识日本人宫崎滔天。两人虽然语言不通,但竟能毫无障碍的“笔谈”,借助的就是彼此相熟的汉字。通过“笔谈”,宫崎滔天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孙中山也与其探讨中国革命的战略。两人的“笔谈”书信被收录在《宫崎滔天家藏》一书中,于2011年在中国出版。
不仅如此,上世纪80年代,很多日本游客来到中国旅行,虽然不会说汉语,但却能通过写纸条在中国的商店里顺利购物,到日本、韩国旅行的中国人,同样能够看懂当地招牌上的简单汉字,这都得益于三国对汉字的熟悉。
2010年,时任人大校长的纪宝成在参加东北亚名人会时,提出编制一份《中日韩共用常见汉字表》的建议,在他看来,汉字是三国共同的财富,他希望梳理三国共用的汉字,增进三个国家的交流与沟通。
过半汉字三国写法相同
人大文学院和外语学院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字表研制。据纪宝成介绍,相关研究表明,掌握了现代汉语中频率最高的前950个汉字,就可读懂一般文章的90%。课题组比较了我国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日本的《常用汉字表》和韩国的《教育用基础汉字》,最终制作成三国共用字表。
字表原本的草案是800个汉字,最终调整成为808个字,增加了“飲”、“ 韓”、“氏”等字。人大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赵彤解释,日语中,“飲”字仍保留古汉语的用意,有“喝”的意思,使用频率非常高。通晓韩语和日语的人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申淑子介绍,因为供中日韩三国的学习者使用,在提及国名时,“韓国”一词使用频率会比较高,因此添加了“韓”字。在日本正式的场合或者填写表格时经常用到“氏名”这个词,相当于中国的“姓名”,因此增加了“氏”字。
最终字表中的808个汉字,在中国《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中出现的有801个字,7个字属于次常用字;属于日本“教育汉字”的有710个字,其余98个字均见于日本《常用汉字表》;属于韩国初中汉字的有801个字,属于高中汉字的有7个字。
字表分为总表和对照表,总表以繁体汉字形式列出。对照表中,包括无繁简之分的汉字,大约有550多个,其中三国写法相同的汉字占大多数,有540个字左右;还包括有繁简差异的文字,达200多个汉字。
申淑子分析,虽然这些汉字在三国的读音并不相同,但字形和意义大多相似,因为它们都来源于中国的古汉语。她期待着,字表作为跨语际交流的平台,带动更多的三国青年用汉字“笔谈”。
将为汉语学习和旅游提供方便
赵彤解释,汉字是表意文字。在特定的场合,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借助汉字实现简单的交流。据保守估计,掌握共用字表中的文字后,路上80%的汉字招牌、简单汉字说明都能看懂,拿着一本汉字表,观光旅游者在三国之间往来将更加便利。
初学日语的中国人小林也很期待看到汉字表,她说,虽然自学日语,但语法和发音还掌握的不牢靠,听说方面也有障碍,有了共用字表,到日本旅游、学习时,就不担心语言不通了,写汉字也能与日本人交流。
韩国的韩文只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以前,韩国历史主要用汉字书写。有韩国专家担忧,如果韩国年轻人不学习汉字,那以后能熟练阅读古籍史料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希望通过推广这份汉字表,带动更多人了解并学习汉字,同时为韩国青年出行至中国或日本提供便利。一些韩国的跨国企业甚至在考虑将该汉字表的掌握程度列入晋升考核的标准。
目前,汉字表总表已制作完成,分类表正在补充完善,明年有望正式发布。
相关链接
三国部分形同义异字
太:现代汉语主要解释为“过于、很、高、大”等,在日语中则有“粗、胖”之义,在韩语中有“大的、最初”等意思。 祭:现代汉语主要是“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或者指“供奉鬼神、祖先”;但在日语和韩语中,除了这层意思,还增加了“节日”的用法,比如“樱花祭”就是樱花节、“映畫祭”就是电影节。
走:现代汉语主要是指“行,移动”,在日语中有“跑”的意思,在韩语中也指“跑、逃跑”的字意。(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