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始吟詠 高考常出試題
日本的學校教育非常重視漢詩的學習。漢文(文言文)、漢詩與日本的俳句、和歌等古典文學在國語教育中非常受重視。
從2011年4月開始,隨著文部科學省修改《學習指導要領》,小學也開始學習古典文學。小學低年級了解傳說、神話等,中年級了解簡單的短歌、俳句、慣用詞、成語故事,高年級了解古文、漢文。如今,記者的女兒雖然剛一年級,但是已經開始朗誦《小倉百人一首》這樣的和歌了。四年級則開始了解“畫蛇添足”、“五十步笑百步”等成語的意義,五年級開始學習古文和漢文,了解《論語》的章節。
由於日本非常重視書法教育,小學即開始學習毛筆字,而很多學齡前兒童在私塾學習書法,所以作為書法的基礎,也會了解一些漢詩。日本的漢詩教育非常注重吟詠,體現漢詩的音韻美。各種吟詠和歌和漢詩的教室在東京非常常見,雖然小學沒有學習漢詩,但是很多小學生也會去吟詠教室學習。日本小學放學很早,有的學校還會開設吟詠教室,讓感興趣的小學生學習漢詩、和歌的吟詠。
日本初中二年級開始學習漢詩,俳句、短歌等。包括孟浩然的《春曉》、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杜甫《春望》等漢詩,主要是《唐詩選》的名篇。學習漢詩主要的是要理解詩的情景和詩人的心情,體會用極少的文字表達情景和心情的妙處。初中三年級開始學習《論語》章節、《史記》章節等。
此后一直到高中,還要繼續學習《登鸛雀樓》、《靜夜思》、《涼州詞》等漢詩。高中學習的漢詩主要是《詩經》、《白氏文集》、《三體詩》、《唐詩選》等名篇。
在日本高考的全國統考試題中,必然會出現漢文(文言文),有時也會出現漢詩。而各大學自己單獨的考試內容中,有時也會出現漢詩,例如東京大學2016年的入學考試中,文科和理科的國語試題中,都考了蘇軾的《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一詩。
可見,要想考上名牌大學,無論文科理科,漢文和漢詩都是必備的素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