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浸潤日本文化 "漢詩熱"漸升溫【3】

藍建中

2017年02月17日13:47  來源:參考消息網
 
原標題:中國古詩詞浸潤日本文化 "漢詩熱"漸升溫

多個組織推廣 漢詩熱漸升溫

除了校園教育,日本還有多個意在推廣漢詩的組織。日本吟劍詩舞振興會是1968年成立的,目的是振興作為日本傳統技藝的吟詠、劍舞和詩舞。2003年3月成立了一個推廣漢詩創作的全國性組織——全日本漢詩聯盟(以下簡稱漢詩聯盟)。總部位於東京,各地都有分部,舉辦講座和演講會,分享漢詩創作方法和海外信息等。

漢詩聯盟希望團結全國的漢詩愛好者,實現日本的漢詩研究、普及和交流,並與中國、亞洲、歐美各國的同好進行友好切磋。會長石川忠久在漢詩聯盟成立宗旨書中指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國的文化如果去除漢詩簡直沒有辦法再談論。”

漢詩聯盟還舉行全日本漢詩大賽,並擁有自己的會刊《全漢詩聯會報》。如今,漢詩聯盟的會員已經由2003年設立初期的約600人增加到2015年5月的2155人。在上述組織的助力下,漢詩熱在日本悄然升溫。學習漢詩的網站很受歡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創作漢詩。除閑暇時間較多的退休老人,不少年輕人也參與進來。

互聯網的出現也為漢詩的復興助了一臂之力。漢詩聯盟理事鈴木淳次在1998年開設了免費漢詩網站“桐山堂”,每年都收到300多首漢詩投稿。鈴木淳次會仔細指出作品的優劣之處,鼓勵投稿者繼續創作。

近年來還不斷有新的漢詩參考書出版,例如解說漢詩中常用漢字音調的《平仄字典》和能查閱漢詩中二字慣用詞的《漢詩詩語詞典》等。

有趣的是很多喜愛讀漢詩、甚至會寫漢詩的日本人並不懂漢語。原來日本早就發明了訓讀法,通過這種方法,漢語實詞被原封不動保留在日文中,而虛詞則與日本文言助詞、助動詞一一對應,即使不懂漢語的日本人也能自如地掌握漢詩的誦讀、理解和寫作。當然,平仄、押韻這些,就隻能靠死記硬背了。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