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下關有一條“李鴻章小路”

2018年06月04日08:30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原標題:日本下關有一條“李鴻章小路”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中國人所說的馬關其實是現在日本的下關市。馬關條約的簽署地就在這裡的一家名為“春帆樓”的小店。曾經的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店家是鄰居,他根據小店對面港口春季海面上眾多帆船進出如梭的景象起名“春帆樓”。如今的“春帆樓”不僅是歷史迷的必訪之地,也是以史為鑒的教育基地。

  《環球時報》記者從下關車站,步行來到春帆樓准備用餐,但店家說吃飯需要提前三天預約。如果想看馬關條約史跡,應該到外面的“日清講和紀念館”。記者走出大廳,看到一塊石碑,上書“史跡春帆樓日清講和談判場”。原來,當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來此談判的時候,“春帆樓”還是一棟日本式建筑。談判就在這棟日本式建筑的二樓舉行的。當時的日本式樣木造小樓如今已經變成了高大的混凝土建筑了,因此才特意標注。石碑的左前方有一個很特別的小樓房,小樓上有一塊白色的牌子,寫著“日清講和紀念館”(如圖)。樓裡陳列著部分關於日清談判的歷史資料,最具有震撼力的是中間用玻璃罩起來的一個大長桌子和椅子,如實再現了談判當時場景。桌上鋪著深灰色的桌布,上面擺放著會議當時使用的文房筆墨等。周圍的11把椅子是當時日本天皇在浜離宮中使用的,為會議而特賜到下關。每個椅子的下方,都有個木頭牌子,寫著人名。由此能看出李鴻章和伊藤博文兩人相對而坐,而且兩人的椅子比其他人的更高大。

  大廳裡關於日清談判的介紹是這樣寫的:“講和會議的地點選在了下關。當時的下關是海陸要沖,也是戰略據點之一”。而在“日清講和會館”的網站上,則說明“選擇下關作為講和會議的地點,是因為這裡是宣示日本軍事力量最合適的場所。”“講和會館”展廳雖然不大,但是展品很豐富,還有李鴻章的墨寶等。讓記者感到欣慰的是,說明相對客觀,並沒有強調大清的無能,也沒有渲染日本的強大。但一幅用彩色描繪當時會議的場面的畫作,卻能看出在粉飾當時的日本政府。

  比起“日清講和會館”等招牌,“春帆樓”外面李鴻章小路的指示牌等更顯得醒目。日語中李鴻章小路寫成“李鴻章道”。在當時,清朝和日本是敵國,但是日本人卻用一條小路為李鴻章命名,這是為什麼呢?牆上的說明這樣解釋:“為了結束日清戰爭舉辦和談會議時,清朝全權大使李鴻章為了躲避危險,從住處‘引介寺’到會場‘春帆樓’之間往復使用了這條路,因此這條路就被稱為了李鴻章道(路)”。

  順著指示牌前行,記者看到一條窄窄的小路靠著懸崖式的高台。據說當時李鴻章最初往返於住處和會場之間,走的是春帆樓前面的一條大路,可是卻意外因此遭到了槍擊。當時的激進分子小山豐太郎為了阻止日清談判,襲擊了李鴻章。還好李鴻章只是輕傷。此后,日本政府為了保護李鴻章,讓他改走這條在春帆樓后面山坡上的小路。小路名副其實,非常狹窄,左側是山體石壁,右側是鐵欄杆。小路如果兩側再有人把守,那絕對安全。

  春帆樓作為簽署馬關條約的見証地也有很多故事。這家百年老店起始於江戶末期,一個叫藤野玄洋的御醫和妻子開設了一家醫院,鄰居就是曾任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藤野醫生去世后,遺孀繼承了家業。在伊藤博文的建議下,藤野遺孀把醫院改裝成旅館,並起名春帆樓。春帆樓還是日本第一家被政府批准,可以提供河豚料理的賓館。18世紀,由於人們吃河豚引發多起中毒死亡事件,日本政府頒發了禁吃河豚令。但下關的人們仍然暗地照吃不誤。

  1887年末,伊藤博文住宿春帆樓並提出要吃魚。由於海上暴雨,沒有魚可吃,於是藤野遺孀冒險給伊藤擺上了河豚,受其大加贊賞。於是伊藤下令開禁河豚。春帆樓第一個獲得許可,並成為日本第一家可以烹調河豚料理的店鋪。目前的春帆樓仍然主打豪華河豚套餐,許多名人都曾經來此品嘗過。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