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人民网日文版
人民网中日文手机报 | 人民网日本株式会社合作启事
人民网>>日本频道>>社会

日本的诺贝尔奖情结【4】

2014年10月13日08:17  来源:华商报

除了经济学奖外,2014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物理和化学奖纷纷揭晓,颇受关注的四位华人科学家最终仍无缘诺奖。但两名日本人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学家却获得了物理奖,至此已有22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无疑彰显出日本在自然科学领域领先全球、傲视亚洲的雄厚实力。
原标题:日本的诺贝尔奖情结(图)

希望将美籍日裔科学家视为日本人进行庆祝

2008年的诺贝尔奖让日本大受刺激,首先是南部阳一郎作为美籍日裔科学家领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的国籍是美国。日本文部科学省无奈表示:“从国籍上说,南部现在不能算是日本国民,但考虑他的科学成果是在日本国籍时期取得,我们希望将其视为日本人进行庆祝。”

接着,诺贝尔化学家得主的公布又把还没有放弃日本籍的下村修当成美籍日裔科学家通告世界。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一开始就把下村修的国籍写成“美国”。因为下村修和南部阳一郎一样,从31岁就移民美国,此后为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就连获奖时的例行采访也是在其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进行。这两件事严重刺激了整个日本社会。南部阳一郎和下村修都是日本人,在30多岁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去美国寻求发展。

日本的人才为何会流失呢?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今天所获得的诺贝尔奖吃的是20世纪数十年巨额科技投入的“老本”。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主要研究成果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当时日本的科研经费以每年10%至20%的增幅迅速增长。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长期低迷,日本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关预算也被迫停止了增长势头。与此相应的是,目前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较2003年的巅峰时期减少了15%。如果以截至2012年的3年平均值来计算,日本科研人员署名的科技论文发表量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占比率已经由20年前的7.8%下降至5.4%。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3年4月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面向1500名一线科研人员所进行的调查中,与2001年的统计结果相比,愿意进行“长期研究”和“开创全新领域之挑战性研究”的人数出现减少,而希望“在短期内能够获得成果”和追逐“眼前流行之研究趋势”的人数则有所增加。

最意外的日本诺奖得主是谁?

本科毕业 干了20多年的小职员 他不跟人应酬,不参加升级考试,专心于研究

  1. 分享到:
  2. (责编:刘戈、陈建军)

编辑推荐

  1. 看日本大商场如何留住顾客
  2. 日本奇装异服迎iPhone6
  3. 锦织圭的传奇背后
  4. QS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社会热点

  1. 东京人睡眠时间世界最短东京人睡眠时间世界最短
  2. 日本人的诺奖盛宴日本人的诺奖盛宴
  3. 日本小大使欢迎会日本小大使欢迎会
  4. 超级台风19号抵近冲绳超级台风19号抵近冲绳

日本故事

热点排行

  1. 综合
  2. 财经
  3. 时事
  4. 娱乐
  5.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