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日本美容術】日本是一個美容大國,男女都化妝的國度,不僅擁有不少世界級的化妝品品牌,還不斷向外界傳遞細致入微的美容知識。
春風裡的健康產業日本產業界時不時興起一股新興產業的新風潮,在貌似已經飽和的市場外再生出一個新興產業,最終使得產業鏈的價值得以延伸。
日本果粉與iPhone間的事兒在日本,各類智能手機中人氣最高的是iPhone,這是最近數年來才有的狀況,此前手機一直是日本品牌佔主導,這種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策劃】日本娛樂圈情愛物語“日本娛樂圈,有我更精彩”,日本頻道將日本娛樂圈的喜事、樂事、糗事、悲事一網打盡,不妨給我們自己的生活多添一點料。
讓男人不爽的5大催婚方式女孩子想早點結婚,得講求策略要讓男方自然產生“瓜熟蒂落”的結婚想法,否則非但不會馬上和你結婚,還有可能讓男方感到反感。
【策劃·日系車列傳】取英語“FIT”適合、適宜之意的本田飛度如今迎來了第三個春天。第三代飛度到底有什麼新變化?2013年10月24日11:2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 超過3成日本人認為自己擁有的學歷高於職位所需要的學歷,即達到“超資格”水平,進而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這在23個參加調查國家中比例是最高的。 |

(圖片來自網絡)
人民網東京10月24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道,經濟協力開發機構(OECD)發布的國際成年人能力調查(PIAAC)結果顯示,超過3成日本人認為自己擁有的學歷高於職位所需要的學歷,即達到“超資格”水平,進而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這在23個參加調查國家中比例是最高的。
在參與調查的約5000名日本人中,八成為上班族。受訪者需要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回答“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真正需要的學歷”這一問題,並調查其與受訪者自身的“實際學歷”之間的關系。
結果顯示,31.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擁有“超資格”學歷,大大超過OECD的21.4%的平均水平。英國(英格蘭及北愛爾蘭)的比例為30.2%,印度為23.2%,韓國為21.9%,美國為19.7%。
另外,利用“認為自己的工作與自身學歷相符”的受訪者的閱讀能力等成績,計算出該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分數,並以該分數作為該工作的“必需分數”來進行測算。在認為自己“超資格”的人中,閱讀能力高於“必需分數”的人佔9.2%(OECD平均比例為14.2%)。以同樣的測試方法,“超資格”者中僅有7.9%的人擁有高於職位必需的數學思考能力(OECD平均比例為13.6%).
針對這一結果,東京大學教育社會學教授本田由紀指出,“用學歷來作為判斷職業技術水准的指標是不科學的。日本的現狀是,高中、專科學校和大學教育的質量無法保証,即使擁有同樣學歷,職業技術水平也參差不齊。”
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統籌研究員濱口桂一郎稱,“在日本,就業之后,熟悉工作只是一般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擁有潛在能力‘超資格’者。但是,一旦就業‘塵埃落定’,即使人才擁有‘超資格’,也很難有發揮余地了。這是日本社會結構使然。”(編譯:潘坤 審稿:夏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