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日劇中的禁忌之戀出軌、不倫……這種違背世俗、違背道德的戀情似乎總能奪人眼球,而主人公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虐戀更是日劇常用題材。
【策劃】iPhone6來襲蘋果發布iPhone新機型和腕表式新裝置,蘋果產品的支持者“果粉”們又一次瘋狂,日本也又一次迎來iPhone熱潮。
【策劃】村上春樹再失諾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而再次錯失諾獎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則更受人們關注。
【日劇】盤點金秋黃金日劇夏季日劇接連完結預示著新一波作品的襲來,每個人看劇都有不同的口味,讓我們來分類看看今年秋季日劇都有哪些吧。
【山梨】富士山腳下的桃花源山梨縣是日本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大省,亦是天然水的採水水源地,眾多溫泉分布於此,宛如日本的桃花源。
【秋季風物詩·波斯菊花園】大約在明治20年前后,原產地墨西哥的波斯菊不遠萬裡來到日本落地開花。秋天波斯菊盛開點綴著大地,成為日本秋季鮮花的代表花種
【攻略】香川浪漫之旅香川有“烏冬縣”別稱,這裡的烏冬面彈性十足滋味清香價格實惠,每年有無數游客慕名前來,同樣也吸引眾多劇組前來取景拍攝...
【紅葉】又是一年紅葉時小編將按照從北到南的順序,分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八大板塊介紹觀賞紅葉的絕佳去處。
【動畫片·秋季放送季】日本動畫進入換檔季,秋季動畫季囊括了了各個年齡層不同口味的作品。人氣動畫的續作《《PSYCHO-PASS 心理測量者2》...
【京都】日本人的心靈故土作為日本古都,自然與文化歷史氣息都引人的世界游人目光,庭院、建筑等文化遺產都低調地宣示著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與歷史底蘊。
【日本旅游·新潟縣】愜意地泡在新潟那溫暖的水中,欣賞著遠處夕陽落下,將海面粼粼波光染作點點碎金的浪漫景色,那將何等令人沉醉。
【策劃·漫畫大家的故鄉】鳥取縣是動畫片《名偵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剛昌的故鄉,也是鬼怪漫畫第一人、一代漫畫經典《鬼太郎》的原作者水木茂的故鄉
【旅游】宮城縣的風物詩魯迅筆下的仙台,就是宮城縣的省會,讓我們在曾經讀過的仙台印象的回憶聲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對宮城縣來一次俯瞰式的神游。2014年10月2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針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0月22日發表否認“河野談話”的言論,國際輿論紛紛譴責日本政府否認歷史罪行的無恥行徑,強烈要求其正視歷史、深刻反省。 |
針對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0月22日發表否認“河野談話”的言論,國際輿論紛紛譴責日本政府否認歷史罪行的無恥行徑,強烈要求其正視歷史、深刻反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2日指出,強征“慰安婦”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二戰期間對亞洲等受害國人民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鐵証如山,不容否認。華春瑩表示,“我們嚴肅敦促日方不折不扣地信守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的有關表態和承諾。”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魯光鎰在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對日本官房長官涉“慰安婦”發言進行了批駁。他說,日本政府一面聲稱繼承“河野談話”,一面又反復發表這種倒行逆施的言論,令人極為失望。他強調,日軍強征“慰安婦”是國際社會認定的歷史事實,任何試圖否認的行為都隻會降低國際社會對日本的評價和信任。
魯光鎰要求日方在“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上做出真誠努力,治愈歷史創傷。此前魯光鎰表示,可以証明日軍征召“慰安婦”具有強制性的証據不計其數,其中最有力的就是受害人的親口証詞。
德國逃亡驅逐和解基金會主任曼弗萊德·基特爾教授認為,日本某些官員否認“慰安婦”的言論反映了戰后日本政府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一貫推諉。當德國把希特勒罪惡團伙的參與者一一問責並判處死刑、納粹健在者至今仍受通緝時,日本戰爭罪犯仍然在東京所謂的靖國神社受到紀念。德國和日本在戰后歷史認識問題上差別迥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體系沒有進行徹底清算。日本犯下的罪行在某種程度上有種族滅絕的成分,在歷史問題上日本必須拷問自己扮演的角色。
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赤旗報》23日表示,安倍內閣一方面聲稱繼承“河野談話”,另一方面又否認強征的事實,這根本無法成立。該報表示,國際社會早已把在慰安所中對女性實施強迫性奴隸行為認定是嚴重反人道罪行,單純矮化“強征”的理論並不通用。安倍內閣越是試圖架空“河野談話”,就會進一步加深其在國際社會的孤立,並且被國際社會認為(安倍政權)是一個對女性人權毫不關心的政權,這隻會玷污“日本的名譽”。
“繼承和發展村山首相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對本報記者說,菅義偉的發言可認為是替安倍晉三說出了想要抹掉“河野談話”的真心話和真實意圖,是絕對不能被容許的。根據安倍政府一階段以來否認歷史的行徑來推測,在明年8月15日的日本戰敗日,安倍要發表的“安倍談話”可能會出現從事實上否認“村山談話”與“河野談話”的內容,我們堅決不能容許這種否認歷史的無恥行為。
有日本媒體指出,雖然安倍政府表面上反復聲稱將繼承“河野談話”,但卻不斷通過調查談話出台過程、質疑聯合國“慰安婦”問題相關報告、質疑強征“慰安婦”相關報道等手段降低“河野談話”可信度,試圖表面繼承、實際掏空“河野談話”精神。
本報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 本報駐韓國記者 萬宇 本報駐德國記者 管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