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日本學者暢談“中美日” 破中日僵局須安倍敗選【4】

邢曉婧

2017年03月06日08:58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原標題:聽日本學者暢談“中美日” 破中日僵局須安倍敗選

孫崎享:破中日僵局須安倍敗選

環球時報:從外交和安全角度,您如何評價安倍首相2月的訪美之行?

孫崎享:這次安倍訪美隻能說是向強者諂媚,是目前為止日本首相中向美國表達從屬姿態最明顯的一次。我曾說過,日美首腦會談沒談具體問題的話就沒意義,這次顯然如此。這次什麼問題都沒能得到解決,意味著接下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美國有可能向日本“獅子大開口”,提出其他強硬要求。

環球時報:當下的日美關系與奧巴馬時期相比是否發生了明顯變化?

孫崎享:美國對日本的要求越來越多,態度越來越強硬了。美國渲染“中國威脅論”,讓日本以此為借口增加軍費,這都是出於其戰略考慮。而日本一方面臆想來自中國的威脅,一方面幻想萬一出事美國能夠出手相助,所以積極響應美國的戰略要求。另外,日本也有論調擔心來自朝鮮的威脅。

環球時報:中美在南海會發生軍事沖突嗎?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孫崎享:不會,也沒有最壞的情況。美國無法在南海採取軍事行動,理由很簡單——戰爭中最重要的是掌控“制空權”。天上由誰控制?美軍飛機隻能利用沖繩的基地,中國隻要炸掉那裡的飛機跑道,戰爭就結束了。美國和日本“撂狠話”也只是說說而已。

環球時報:日美中之間形成什麼樣的關系才對各方特別是東亞最有利?

孫崎享:中國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也不必過分理睬。俄羅斯和美國不會打,中國和美國也打不起來。美國故意制造緊張局勢,其實是在盤算著能在別處利用這種緊張。中國不要掉進美國布置的陷阱裡,無需在無聊的地方浪費精力,但不斷表明大國肚量很重要。

環球時報:日本的海外活動尤其是反中行為,好像緊盯中國進行,是這樣嗎?

孫崎享:日本進行反中活動非常有可能,我知道日本政界有出資支持反中研究的情況。這樣做非常不好,花錢也沒有效果。比如日本駐英國大使館與英國智庫的合作能改變誰的想法嗎?什麼都不會改變,隻會給日本在國際社會上帶來負面影響,沒有意義。

環球時報: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怎樣才能打破中日關系的僵局?

孫崎享:現在這種局面是安倍故意制造的,短期內不要理安倍的做法,要從長期著眼。因為長遠看來,日中關系好轉對雙方都有好處,建議思考某種非政治主導的方式。遺憾的是,安倍政權時期,恐怕沒有機會打破這種局面。

那麼,如何能打敗奇怪的安倍政權?唯有讓他敗選,這一點可以借助日本農民。比如中國制定配額,每年從日本進口一定數量的農產品,日本農民切身感到從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中獲益后,自然會認為安倍鼓吹的“中國威脅論”不靠譜。在日本,農民團體很有分量,有望在選舉中起到一定作用。【環球時報赴日本特派記者 邢曉婧】

(責編:張麗婭、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