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相關產業警鐘
高田是1933年創立於日本滋賀縣的家族企業,以纖維生產起家,曾經被譽為“安全的象征”。創始人家族現仍持有公司六成股票。《日本經濟新聞》評論認為,氣囊問題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報告,但高田遲遲未予重視,主要原因在於背靠大企業的日本式經營體系,缺乏對消費者的關注和危機意識。這對於靠產品安全和高質量成長起來的日本企業,是共同的課題。
高田宣布破產引發日本汽車乃至整個經濟界高度關注。日本時事通訊社26日稱,制造業者擔憂“高田沖擊波”對自己造成沖擊。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26日稱,日本政府已下達指示,要求啟動針對與高田進行交易的中小企業的擔保制度,為這些企業資金周轉提供臨時支援,以防止它們陷入連環破產的惡性循環。根據日本經濟調查公司的數據,與高田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分包商在日本全國多達約570家,員工約6萬人。高田破產將造成大量的汽車零件分包商業績惡化,甚至引發地區的就業形勢滑坡。
日本業界人士則指出,高田公司的破產案為日本汽車零件等相關產業敲響了警鐘。《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以高質量聞名的日本制造如果失去這一優勢,會面臨非常危險的情況。高田破產表明,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引發多米諾效應,是如何讓一家知名企業及品牌最終毀滅的。日本《東洋財經》26日也表示,日本制造業需要加強危機意識,在全球化競爭環境下,任何失誤都可能被放大,最終產生難以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