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混血子女的教育軼事【2】

《嫁給中國男人的日本太太們》系列報道第三篇

2017年07月25日09:3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左圖:中日兩國小學教材 右圖:參加日語親子活動“Nippon塾”的孩子們正在聽媽媽講的日語故事)

依托日本媽媽們自發組織的日語親子活動“Nippon塾”、日本大使館發放的日本義務教育階段教材以及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媽媽們通過堅持在家說日語,講讀繪本、讓孩子觀看日本動漫等有限的手段在不懈努力著。

◆日本傳統文化不能忘

“雖然我們目前住在中國,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堅持將有關日本的元旦、女兒節、七夕節、兒童節等傳統文化或風俗習慣都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我不僅希望孩子們能借此有所了解,也希望得到丈夫和身邊親戚朋友的理解認同”,談起日本傳統文化,已在中國生活了19年,家裡的兩個兒子分別在上高中和初中的I女士如是說。她認為,正是因為生活在中國,母親成為孩子走近日本的唯一窗口,要在這方面多花心思。

◆不是“中國VS日本”而是“中國&日本”

作為“母親”,同時作為“日本妻子”,媽媽們堅持向孩子傳授日語和日本文化的目的,並不是想讓他們將中國和日本對立起來進行比較,而是希望他們能認同“中國和日本同為祖國”,對中國和日本都有歸屬感。

當孩子問到“我到底是哪裡人?”時,我一時語塞無法作答。作為母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帶給他“兩個都是自己祖國”的認同感,唯獨不想看到他陷入喪失歸屬感的孤獨境地。

從一位媽媽在調查問卷上的留言可以看出,媽媽們對於孩子的期望是“無需拘泥於自己的國別屬性,而是以更廣闊的視角審視自己”。

(責編:吳穎、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