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與來北京前曾聽過講座的演講老師進行了聯系。這是一位致力於在包括日本的音樂活動等在內的、各種野外活動中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團體的代表。也是一種緣分,我作為一名志願者,曾帶著兩名中國同事參加了在今年七月於新潟舉辦的一場音樂活動。他們兩人都是第一次到日本,不僅學習了如何開展環境保護的舉措,而且被日本人的工作方式和志願者的管理體制所感動。例如,在5分鐘前集合這件事情上,如果在中國的話,在時間方面就要比日本人散漫很多。此外,對志願者的平等對待、各方面的周到准備、工作時間和自由時間的正確區分等,對於必要的要素,不管是我還是中國同事都有深刻的感觸,並實際進行了體驗。在我現在工作的自然之友的悠久歷史中,雖然大家了解一些日本的見聞,但是同事們能夠前往日本親身體驗相關的活動,說得益於我在活動中的隨機應變能力是不過分的。我從大學時代就開始學習中文,立志做中日之間的橋梁,現在感到正在逐漸接近這一夢想。
四天的在日志願者活動,從早晨開始就一直下著雨,算是一種重體力勞動了,但能讓我們愉快地完成這項工作,幸虧有不斷傳來的音樂聲以及運營方的周到安排。請觀眾特意到垃圾處理中心協助處理垃圾時,沒有一個人露出不悅的臉色,不管是志願者還是觀眾都一邊愉快地享受著音樂一邊思考環境問題,從而使之成為一次為環境保護做貢獻的活動。對於還剩下一年零七個月的JICA志願者活動,我把向中國的音樂活動中引入環境保護理念並行動起來作為了自己努力的目標。我將為在場的所有人員快樂地思考環境問題創造契機,並不斷為之奮斗。(編譯:陳建軍)
NGO組織“自然之友” 環境教育 秋吉楓
人民網日本頻道 2017年10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