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丑聞頻出 日本制造變“日本造假”【2】

2017年11月25日10:29  來源:北京晨報網
 

民眾不抱希望

圍繞連串的大企業丑聞,記者在東京街頭隨機採訪路人。許多受訪者覺得這些丑聞丟人,還有一些人表態對日本制造業的前景“不抱任何希望”。

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退休老人說,“神鋼”等丑聞讓他覺得很羞愧,也很憤怒。他希望日本的知名企業好好做事,防止再犯。“我覺得與其講效率,不如追求品質、保持穩定。希望這些大公司都能明白這點。”60多歲的加藤談到日本制造業曾經的輝煌。他說,在他年輕的時候,員工一輩子在一家公司工作。制造業生產什麼很快就能賣出去,而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了。就企業造假丑聞,他說:“不管處在哪個時代,日本都有這類問題。雖然神戶制鋼的事件是不對的,但如果看日本歷史的話,每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我並沒有太在意。”

40多歲的自由職業者宮本告訴記者,日本的制造業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停滯狀態,這種停滯影響到社會其他方面。

業界出路何在

按加藤所說,造假文化在日本似乎“不新鮮”,大家已經習以為常。而大企業長期造假折射出日本企業固步自封、缺乏創新意識。

在《失去的制造業:日本制造業的敗北》一書中,作者湯之上隆指出日本制造業的四大教訓,其中兩條劍指日本企業創新力不足:

面對十年一輪的新技術浪潮,對市場機會缺乏敏感性,因循守舊,錯失機會﹔

對先進技術缺乏以往專長的模仿創新精神,反應遲鈍,因此落后於同行業。

湯之上隆還指出,日本企業過度依賴匠人精神和手工藝者的技藝,忽視了產品標准化和通用化,嚴重影響了產品量產化。他呼吁日本企業重新重視模仿創新元素,發揚自身技術整合優勢,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實現制造業的反擊。

還有不少日本人呼吁日企與中國企業展開合作,優勢互補。20多歲的城戶在東京一家金融機構工作。他認為,中日企業合作可以給日本經濟帶來動力。他說:“中日兩國在產業上的競爭是重要的,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應該是合作。為攻佔哪個市場,那麼就有針對性的和其他國家的企業聯手,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我覺得能意識到這一點的公司今后可能會發展得更好。”

(責編:周欣一、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