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08:09 来源:光明日报
谈起在日本有影响力的汉学人士,似乎很难不谈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石川忠久先生。 |
石川忠久 赵和平画
谈起在日本有影响力的汉学人士,似乎很难不谈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石川忠久先生。石川忠久虽然已是81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在石川忠久的办公处——汤岛圣堂,我们与先生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记者:石川先生是1955年在东京大学中文专业毕业的吧?您是怎样对中国文学产生兴趣的?那时候您的选择应该是少数派吧?
石川忠久:在日本,人们把中国的古典称作汉文。在过去的中学里,汉文是必修科目,是独立学科。但是现在,汉文被放在了中学或高中的“国语”里了。
我是进入中学时开始接触并喜欢上汉文的。现在想起来,祖父的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祖父退休之后在家里每天都画水墨画,什么竹子啦,梅花啦,还时常把他写的汉诗拿给我看,让我发现了“这么有趣的东西”!弥漫在祖父房间里的书画墨汁的味道深深吸引了我。我和祖父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左右,那时还不到10岁,上小学2年级。
到了中学我们开始学习汉文。记得那时的汉文老师是个很有趣的人,因为他不按教科书讲课,而是即兴发挥。《论语》《孟子》《十八史略》和唐诗等等,各种各样的内容让人眼花缭乱。由此我也越加喜欢汉文,成绩也越来越好。
这时我开始尝试着写汉诗给老师看。老师看了说:“这是瞎写一通,写汉诗是有规律的,我没这个能力,我还是给你介绍一个好老师吧。”于是,我每周日都到那个老师家学习写汉诗。我开始迷恋上了汉诗,暗想:这就是我将来的道路!那时我大约十五六岁。报考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语文学专业。有一个比我大10岁左右的前辈,成立了一个“古典读书会”,我们读了清代戴震、段玉裁等人的书籍,由此开阔了视野。
当时还没有留学的可能,我幸运地找到了一位在日本居住的“老北京”学汉语,开始的时候,他日语不好,我汉语不行,我们便用笔谈的方式交流。每周一两次,坚持了三年。我的汉语有了很大提高。
到了1977年,我第一次有机会去了中国。待了一周左右的时候,站台里广播员的声音、路上行人的对话就很自然地飘进了耳朵。“听懂啦!”这使我兴奋不已。如果再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我的汉语会达到一个新水平。遗憾的是,此后虽常去中国,但都是短时间的滞留,汉语会话始终没有提高。但是我可以正确地读汉诗了,这是我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