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8日13:0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株式會社信誼社長李寶珠
人民網東京1月28日電(記者 孫璐 滕雪 趙鬆)中醫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之一,從古時候開始就隨著中國文化一起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日本被稱作漢方。從鑒真等中日交流先行者在日本傳播中醫,至近代西醫的傳入,中醫在日本經歷了興盛到衰弱的轉變。隨著現代生活方式快速變化,中醫在健康調理方面的優勢重新凸顯出來。
在這一背景下出現這樣一群人,他們與時俱進,將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加以改良,再次傳播到日本。人民網“走進在日中國企業及機構”系列訪談本期的採訪嘉賓——株式會社信誼社長李寶珠,她便是一位在日本傳播現代中醫的先行者。從偏僻鄉村的“赤腳醫生”,經歷日本留學,然后自主創業,直至成為在中國和日本擁有工廠和研發中心的企業家,本期訪談將向您介紹這位女企業家令人驚嘆的創業歷程。
人生理想從“赤腳醫生”轉變為在海外發展傳播中醫
在很小的時候,李寶珠就像不少孩子一樣,崇拜電影裡在農村行醫的“赤腳醫生”,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赤腳醫生。為此,在上中學的時候,她每天自己到醫院去學醫,在護理中心學習注射、換藥、輸液、縫合等,后來又學了針灸以及醫學基礎理論。
高中畢業后,李寶珠作為知識青年下鄉到了四川省邛崍縣,在一個4000多人的村庄裡當了4年赤腳醫生。從17歲到21歲,正值青春年少,心裡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一心想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每天除了干農活,還為老鄉們治病,晚上回來拼命的讀書。因為老鄉們更容易接受中醫,所以那時候,李寶珠學習了不少中醫知識。
文革結束,李寶珠考入了天津的南開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后來,李寶珠到日本留學,成為改革開放后出國大潮中的一員。擁有中國和日本大學經濟學碩士和歷史學碩士學位的李寶珠,笑稱“自己不是做學問的材料”,沒有從事跟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事實上,她對於為人診病治療的夢想一直不曾減弱。
在日本期間,李寶珠感覺日本人非常崇拜中國文化,其中包括中醫文化,但他們對中醫中藥卻知之甚少,生病以后隻有去醫院,不知道如何自我調理。那時候,她運用自己掌握的中醫知識,常常教周圍的日本人一些藥膳的小常識,學到這些知識的日本人驚嘆不已。不少人勸李寶珠把這些知識利用起來,去幫助更多的人,其實這正是她自己的所思所想。
有了創業的想法之后,熟知技術市場的父親成為李寶珠創業伊始最有力的支持者。那時候,很多所謂“倒爺”,從外國進囗一些廢舊工業品到中國,父親對她說,“你可不能靠倒這些洋破爛兒賺中國人的錢,你得靠自己的本事在外國站住腳,去賺外國人的錢”。父親的教誨,讓李寶珠更加堅定了自己把中醫中藥推出國門的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