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8日17:07 來源:新華網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那裡有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鬆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過往﹔人們可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寫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是為白山黑水燃起的抗日烽火而歌唱。
今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對歷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對現實與未來的冷靜思考,是為了讓歷史照亮未來前行的路。
再回首:開門揖盜釀成奇恥大辱
“高粱葉子青又青,九一八來了日本兵,先佔火藥庫,后佔北大營,殺人放火真是凶,中國軍隊有好幾十萬,恭恭敬敬讓出了沈陽城……”
當年在華北流傳的一首民間小調,唱出了“九一八事變”的真相。
1931年9月18日22時許,日本關東軍炸毀柳條湖附近的一段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隨即炮轟東北軍北大營,攻擊沈陽城。
“在敵寡我眾情況下,北大營和沈陽城幾乎不戰而退。”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邢安臣說,這主要是因為國民政府制定了“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而張學良及東北軍又執行了這一政策。
不足800人的日軍,幾個小時就攻陷近7000人駐守的東北軍北大營,不足24小時,沈陽全城陷落。
作家尹東陵在其著述《抗日戰爭史話》中回憶事變爆發后的情景:九一八是個晴天,那年我12歲。在睡夢中,我被嘈雜的聲音驚醒,偶爾夾雜著槍聲……人們意識到這是日本人動手了。
“不抵抗等同於開門揖盜、任人宰割,這是莫大的恥辱。”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說,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東北軍,在事變爆發前都存在麻痺大意的心理,沒有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心理和軍事准備,戰事未開,勝負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