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08日08:38 來源:新華網
6日上午,時隔兩年多,中日在北京重啟第五次財長對話,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和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雙雙攜高級別財政官員,展開面對面對話交流。 |
全球第二、三大經濟體攜手應對經濟風險
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深度轉軌期,中日均面臨疲軟的外部環境和嚴峻的發展挑戰,又都處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階段。在這一背景下加強兩國財金合作,無疑備受關注。
在對話中,中日雙方一致表示,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政策外溢性等影響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的風險因素表示關注。雙方也都意識到主動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必要性。
“中日分別是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各自經濟的健康發展對雙方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意義。”樓繼偉在對話會上說,目前,兩國經濟發展的難點都在於結構性改革,因此交流互信有很大空間,雙方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溝通與協調。
對此,麻生太郎也表示,日方願和中方進一步深化宏觀經濟政策溝通與協調,加強在應對外部風險和不確定性方面的相互溝通和合作,就重大國際經濟和金融問題保持磋商。
樓繼偉認為,目前中日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在產業、人力和智力資源等方面優勢互補,擁有良好的合作條件,雙方應務實推動雙邊產業合作。“兩國財政部應做好雙邊經濟合作的發動機和潤滑劑。”他說。
對話會上,中日強調要進一步深化雙邊財金務實合作,包括加強在預算、稅收、社保體系改革、公共債務管理以及關稅政策方面的溝通交流,支持兩國在經貿、投資領域的合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姜躍春認為,近期中韓簽署自貿協定,對日本是良性刺激。中國預計將會有很大一部分市場轉移到韓國,日本在中國的市場將可能受影響。在此背景下舉行此次財長對話,對未來中日韓自貿協定的推進有一定積極作用。
當好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動機”
目前正在籌建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但因為創始成員國名單中沒有日本,外界非常關注。此次對話會上,中日就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坦誠交換意見,同意將在基於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包括通過協調發展金融機構方式,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麻生太郎在財長對話結束后會見記者時表示,已向中方說明了日本在推進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打算,即未來五年將通過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在亞洲范圍內投入1100億美元,全力推進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此次對話還傳遞出中日共同推進亞洲和全球經濟治理的信號——中日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在二十國集團框架下的合作,積極落實歷次峰會共識,推動2015年安塔利亞峰會取得新的成果,鞏固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平台的地位,確保G20機制在健康軌道上向前發展。
“中日作為全球經濟大國和推動亞洲區域合作的發動機,應該在促進周邊和域內國家經濟發展、改善全球經濟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樓繼偉說,“在當前中日關系出現改善勢頭的有利條件下,雙方要以更大的誠意、遠見和開拓精神,不斷積累互信和財金務實合作的成果,為中日關系的持續改善注入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