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勿對日本過度憧憬
中國人是非常能忍耐的,但很多研修生因工作中的各種原因還是忍受不了
研修生制度推出初期,由於當時中日經濟差距巨大,甚至要找關系才能到日本做研修生。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一些中國城市居民都樂於到日本做研修生,月薪8萬日元都搶著去。而隨著中國國內經濟的發展,到日本做研修生就變得不再那麼實惠了。
如今,被招集人員絕大多數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這些研修生屬於低學歷、低收入、無特長的三弱群體。對於他們來說,能出國顯得很有吸引力,而再被忽悠能夠每月掙到比國內多兩三倍的錢,就更抵制不住誘惑了。而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很大一部分來自信息不對稱,需要研修生的企業都是經營困難的企業,想從這種公司掙大錢一開始就錯了。
但真實情況隻有到日本后才知道,對很多人來說悔之晚矣。如果回國等於不遵守合同,國內的押金、保証金(大都是借的湊的錢)一分不退,本來就沒錢才出來的,所以大多不敢回去,況且也沒辦法和家裡人交代,隻能咬牙堅持,堅持不了的也就逃跑了,找個地方打黑工去了,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失蹤”的人員。
本來,中國人是非常能忍耐的,但現實情況是,很多研修生因工作中的各種原因忍受不了了,所以才有這麼多人逃跑(日本法務省的數據顯示,2015年研修生失蹤5803人,其中3116人是中國人),這正好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能夠湊合還用冒著被遣返的風險逃跑嗎?
研修生工作中很多條款是規范勞務人員的,是單方面的要求,這根本無法做到平等,好多都是侵犯人權的行為。比如:統一收存護照、不得私自外出、不得使用手機、沒收手機、斷掉網線、安裝攝像頭(包括女生宿舍裡)、工作中上廁所規定時間和次數、不按時發放工資,貪扣加班費,過年過節沒人問候,孤獨地在宿舍一呆幾天等等。
三重甚至四重壓榨
研修生要交中介費和保証金、押金,日本工廠還要付兩頭的管理費和中介費,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研修生“買單”
日本接收研修生的“某某組合”或者“某某協會”以及中國的中介其實知道這些情況,但是無人關注,也無人解決問題。研修生幾乎都不會日語,所以大家也難以集體或單獨行動。
研修生一直受著三重甚至四重壓榨。首先,到日本工作,需要給國內中介中介費和保証金、押金等。這些錢往往是借來的。而到了日本之后,工廠還要按月給中介管理費。日方的“組合”相當於日本接收研修生的窗口,負責將研修生分配到各個工廠,工廠每月還要按人頭給“組合”同樣的管理費。“組合”收了管理費,再有研修生找他們反映問題,他們根本不管。
據熟悉研修生情況的在日華人魯蓬人介紹,一般情況下,企業每月要給中介和組合各3萬至5萬日元/人,即使收入不好,也要給2萬至3萬日元。工廠繳納了管理費后,就盡量克扣研修生的待遇。魯蓬人介紹,目前,如果某人給中國國內的中介介紹日本某地有引進研修生的需求,研修生到日本后,就能按人頭獲得每月5000至1萬日元的好處費。
羊毛出在羊身上,工廠交了所謂的管理費和好處費,自然要從研修生身上找回來,最終就是研修生待遇大幅降低。層層扒皮越多,研修生受的壓榨也就越多。本來,如果沒有中間利益鏈條,沒有中介費和管理費,研修生的待遇能翻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