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婦”受害者:“我想在活著時,聽到日本的道歉”【5】

本報駐韓國記者 陳尚文

2017年06月02日11: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我想在活著時,聽到日本的道歉”(記者觀察)

《鬼鄉》導演趙正來

“她們飽經痛苦,卻散發著清澈香氣!”

“謹以此片獻給飽經泥濘不堪時代的痛苦,卻散發著清澈香氣、如蓮花般安靜盛開的‘慰安婦’受害者奶奶們。”2016年2月,一部描述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時期,少女被強征為日軍“慰安婦”悲劇的電影《鬼鄉》在韓國上映,截至當年年底,該片在韓國及海外放映多達近10萬場。

30萬日元、941美元、1150歐元……2017年2月21日,韓國導演趙正來和電影《鬼鄉》劇組來到韓國京畿道廣州市退村面元堂,把這筆錢捐給“分享之家”。趙正來告訴奶奶們,“這是《鬼鄉》在海外巡演時,海外韓國僑胞和當地觀眾自發的募款”,全世界有很多人在關心著她們。

趙正來告訴本報記者,2002年,他在“分享之家”被一幅名為《被焚燒的少女們》的畫深深打動。畫面中,日本軍將身著韓服的女子運往火坑,活活燒死。這幅畫作描繪的是一段真實歷史:當年,日軍以治病為“由”,將身體有病或已經沒有用處的“慰安婦”帶離慰安所殺害。此畫的作者姜日出奶奶幸運地逃出來了。

此后,趙正來每月都會來和奶奶們聊天。“了解得越多,越是觸目驚心”,看到她們的証言集,一種想法也在趙正來的心中萌芽:要讓奶奶們的故事流傳下去……

最終,75270名網友募集了12億韓元(約合700萬元人民幣),《鬼鄉》終於完成拍攝。80后的盧泳完不僅和湖西大學戲劇專業的同學們編排了戲劇《鬼鄉》,還把演出收益全部捐給《鬼鄉》電影攝制組。盧泳完說:“我們年輕人能做的,就是利用我們所學,以文化形式來記錄、描述歷史。”

《鬼鄉》走進了10個國家的61座城市,其中在日本的橫濱、大阪、東京等城市放映了17場。“‘對不起’,請務必把這句致歉傳達給受害者”“我一定要去韓國親自探望受害者老人”……趙正來說,不少日本民眾觀影后,找到他或其他工作人員道歉。不少觀眾第一次看到這些真相,淚流不止。

繼《鬼鄉》之后,2017年,電影《雪路》和紀錄片《謝罪》等陸續登上了韓國熒幕。趙正來說,拍攝這類作品,不是為了呼吁更多人仇恨日本,而是要讓歷史不被掩蓋,悲劇不再重演。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