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接受採訪的鬆峰莉璃
近二十載,親歷變化中的中國
從1997年到2017年,在中國,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鬆峰莉璃自己也變成了半個“北京人”,說話時還帶著些許北京口音。這二十年是中國飛速發展的二十年,鬆峰莉璃恰好見証了這一時期。她用“翻天覆地”一詞概括了中國的變化:“1997年的時候,我還是個在中戲讀書的學生,一直住在南鑼鼓巷的胡同裡,甚至沒怎麼去過二環以外的地方。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仿佛一下子變成了哆啦A夢的世界,不知不覺間,北京的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而現在的中國,更是令人驚訝,不僅有了共享單車,而且人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已經進入了一個可以不帶錢包也能完成支付的‘無現金’社會。”
此外,令鬆峰莉璃更為感慨的是,這二十年裡,中國人心目中的日本人形象也在發生著變化。“上世紀90年代,與中國人聊天,他們總會提到高倉健、山口百惠,還會因為我沒看過高倉健的作品而感到不可思議。那大概是那個時代中國人心目中的日本人的形象。現在的中國,80后、85后的年輕人開始在社會舞台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社會各界對他們有著不同的評價,但我覺得,在感覺上,我與他們最為接近。他們中很多人和我經歷相似,年輕時背井離鄉,有過海外留學經驗,受到了海外不同文化的影響。提到日本,他們最先想到的恐怕不再是高倉健和山口百惠,大概會是初音未來了吧。”
正在接受採訪的鬆峰莉璃
初為人母,在中國感受到最暖心的關懷
今年7月,鬆峰莉璃也成為了一名母親。回憶起懷孕期間的點點滴滴,她感慨那段日子既辛苦,卻又暖心。“懷孕的時候,肚子漸漸變大了,行動也越發不方便。周圍的中國人都非常體貼,為我讓座,主動幫助我、保護我。這在日本是幾乎不可能的。寶寶出生后,我推著嬰兒車出門散步,附近的居民也熱情地向我和孩子打招呼。而工作上,中國人也會對有孩子的女性多一分關照。中國人真的很溫暖,很重視家庭,這些讓我非常感激。”
生活中的鬆峰莉璃是一位清新而又文藝的女性。她熱愛美食,喜歡各種植物,養了一條名叫“赭赭”的小狗,時不時還喜歡在微博上發一些可愛的顏文字,引得粉絲們大呼“好萌!”不過,鬆峰莉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我很熱愛我的工作,一旦開始工作,其他什麼都可以不管。即使是在家看電視,也會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拍攝手法、表演方式上。”她表示,自己這幾年也開始嘗試從事編劇和導演的工作,寫了一些舞台劇,例如她曾將德國兒童繪本《佛利達與曼德琳》改編成音樂劇,搬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前幾年還寫過電影劇本,可能近期就會開拍。”“不過現在做了母親,今后要學會平衡工作和生活,更多地去享受和老公、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鬆峰莉璃認為,要進一步推動中日友好關系發展,兩國民眾應互相接觸,互相了解。“中國人好奇心很強,充滿活力,比如現在很多人對日本感興趣,就會去日本旅游,進一步探索日本。這也正是我喜歡中國、留在中國的原因。”“但日本人現在反而變得不願了解外面的世界。不久前我有三個年輕的日本朋友第一次來到中國,大吃一驚,眼前高速發展的中國和他們原有的印象大相徑庭。”“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像他們一樣的日本年輕人多接觸中國,多了解中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