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1日10:51 來源:新民晚報
印度新總理莫迪8月30日開始對日本正式訪問,謀求加強兩國合作。專家認為,對於這次訪問,印日雙方互有所需,各有所圖,兩國關系要一下子步入“蜜月期”困難重重。 |
雙方互有所需
趙干城認為,莫迪此訪旨在為印度鋪平“大國外交”的通道,新上台的人民黨政府有振興經濟的重任在身,莫迪此行也是寄托了對日本資金和技術的期望,經濟合作無疑是居首位的。莫迪此次帶了數名億萬富翁及印度工業界領導人同行,將重點在促進日本核能和新干線出口印度等問題上展開討論。
而日本對印度則似乎有更為“宏大”的意圖。日本希望印度成為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后首先購買日本軍火的買家,其目的恐怕還不是賺錢,而是希望借此在國際軍備市場上亮相,同時在政治與安全問題上拉印度“入伙”。此外,向印度出口核反應堆、與印度簽訂稀土供應協定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等大批項目,在日印戰略合作關系的旗號下,成為東京期望的目標,在此之上,則是安倍竭力編造的所謂“共同價值觀”同盟。在日本看來,日印關系的價值很高,希望通過兩國強化合作,聯手抗衡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難改印度方略
趙干城說,安倍在亞洲奉行的“唯恐天下不亂”的方針可能給印度政客提供一些新思路,但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印度的方略。
印度奉行獨立外交政策,希望跟所有大國建立合作關系,因為這最符合印度的利益。在歷次日印首腦會晤中,印度強調的重點都是經貿投資、技術引進,印度也感謝日本向其提供開發援助,但更希望日本有更多的投資及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安倍試圖打造的“安全戰車”,印度會謹慎應對。印度尼赫魯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孔達帕利說:“印度和日本防務會談將是象征性的,不會有實質內容。”
日印“同床異夢”是當今亞洲地緣政治的現實,這是由雙方利益不同所決定的,但究竟是“同床”更多一些,還是“異夢”為主,則是不斷變化的,需要密切觀察。(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