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7日16:27 來源:新華網
近日昭和天皇侍從的一部日記震動了日本,因為日記顯示,天皇裕仁曾經說,“我不想發動支那(中國)事變”,“支那比想象的要強大”。 |
日本裕仁天皇
歷史問題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困擾過日本,日本的“歷史旋渦”越轉越大、越轉越深。從引發國家沖突的靖國神社,到各國爭相用電影和紀錄片表現的南京大屠殺,再到美國議員要求日本正式道歉的慰安婦問題,日本官員不停地表態,議員忙於組建各種真相調查團和歷史研討會,媒體到處搜羅吸引眼球的歷史文獻,老百姓則越來越多地了解了歷史。在這樣一個混亂局面中,昭和天皇侍從的一部日記再次震動了日本,因為日記顯示,天皇裕仁曾經說,“我不想發動支那(中國)事變”,“支那比想象的要強大”。
日記反映了裕仁在戰爭中的焦慮
3月10日,日本《文藝春秋》出版了“四月特別號”,以紀念其發行85周年。整本雜志用70多頁的篇幅刊登了天皇裕仁的侍從小倉庫次的日記。《文藝春秋》評論說,日記中隨處可見天皇在政治、軍事方面的談話。有關於對中國開戰的悔恨,也有對中蘇聯手的擔憂,同時還記錄了戰爭時期皇室的生活狀態。這部日記使用了617頁當時宮內省的專用信箋,“由《文藝春秋》從相關人士處獲得”,進行了獨家詳細報道。此前,日本NHK、TBS等各大電視台,《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各大報刊幾乎同時報道了這條重大新聞,但它們透露的內容十分有限,而且都來自《文藝春秋》。
這部日記的主人小倉庫次是日本二戰前第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家侍從,他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先后在東京都立大學和宮內省任職,從1939年到1945年一直在天皇裕仁身邊擔任侍從。他在日記中記錄了很多裕仁不為人知的談話。如“日本小看了支那,應盡快終止戰爭,然后利用10年來充實國力方為上策”﹔“支那比想象的要強大,大家均誤判了形勢,尤其是作為專業部門的陸軍竟也判斷失誤”﹔“(戰爭)一旦開始,就無法中途停止,滿洲事變令我們嘗到了苦澀……戰爭應在何時停止是很重要的”﹔“我不想發動支那事變。因為害怕蘇聯。據我得到的情報,支那並非那麼容易(佔領)。滿洲事變時即是如此。外務省情報和海軍的意見都是如此,但參謀本部和陸軍大臣則認為佔領支那不費吹灰之力。這是錯誤的看法。但因為陸軍一致認同且意見強硬,我就沒再說什麼”。
除了對戰爭的擔心,日記還體現了天皇裕仁的另一面。如他認為自己最輝煌的時期是到歐洲訪問的時候。皇族們不負責任地亂發言讓他很為難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