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3日11: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飯館村,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西北方向約30公裡,平均海拔450米,曾因山清水秀而被譽為“日本最美村落”之一。 |
比曾小學附近的核輻射值嚴重超標(田泓 攝)
飯館村,位於福島第一核電站西北方向約30公裡,平均海拔450米,曾因山清水秀而被譽為“日本最美村落”之一。
4年前,在地震海嘯引發的那場核泄漏事故中,這裡遭受嚴重核污染,並一度成為當時日本政府處理核污染的盲區。
4年后,記者實地踏訪,村裡大部分農田長滿雜草,偶有幾塊大學研究人員開辟的試耕區也圍著電網。村民外出避難后,猴子和野豬成了村裡的“主人”,經常跑來偷吃。
飯館村依然是一座“空城”。離日本政府今年6月修訂的福島重建目標——2017年3月解除大部分受災地區的避難指示,讓災民重返家園——相去甚遠。
村裡大部分地區仍屬於“限制居住區”,民調顯示,超過七成的福島人不滿政府處理核事故的做法,73%的福島人仍對核輻射感到不安
汽車駛出福島縣伊達市區沒多久,記者手中的放射線測量儀突然跳動起來,最后定格在0.359微希沃特/小時。而在35公裡以北的高速路口,測量的數值僅為0.06微希沃特/小時。
與記者相約等在飯館村村口的田尾陽一指著身后的山坡說,這裡原來是兒童糖尿病療養中心,接收日本全國40%的患者療養。核事故發生后,隻能關門了之。田尾是東京工學院大學的客座教授,因為同情災民,成立了非營利組織“福島再生會”。4年來的每個周末,他都來這裡從事志願活動。
事故前,全村1700個家庭6200多人以耕作和養牛為主業。核電站釋放的放射性物質隨風大量飄落在土壤和樹葉上。由於日本政府隱瞞核污染預測圖,直到受災2個月后,全村村民才被強制疏散。至今,村裡大部分地區仍屬於“限制居住區”,村民白天可以回來,但不能過夜。緊鄰飯館村南端的長泥地區因輻射更加嚴重,已被確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居民無法回歸區”。
汽車駛入村內,記者真切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空城”。飯館村役所(政府)廣場寬敞整潔,不難想見當年的熱鬧。辦公樓大門緊閉,所有窗子都拉下了窗帘,隻有樓前安放的放射線監測儀紅燈閃爍。一旁用來祈福的神龕裡供著兩個石頭小人,用手輕輕摸一下,就會唱起“山清水秀飯館村”的村歌,空曠而寂寞。一座大型牛圈空空如也,散亂地堆放著農具。原先飼養著的300頭牛,核事故后全部被處理。
飯館村最南端的比曾小學,土黃色的操場在陽光下分外顯眼,再也見不著孩子們的嬉鬧,隻見幾個身著防化服和面具的工作人員在一角的滑梯邊忙碌。這裡是全村污染最嚴重的區域,測量儀顯示的核輻射指標超過了1微希沃特/小時。
狹窄的鄉間小道上,印有“除污作業中”字樣的旗幟在風裡搖曳,不時有推土機等工程車輛進出。4000名全副武裝的工人常年在此清理被核輻射污染的土壤。偶爾可見私家車,多是在外避難的村民抽空回家查看是否有小偷造訪。
田尾對“除污工程”有些不以為然:“政府花那麼多錢,就是把被污染的土地表面刮掉5厘米。”飯館村以林地為主,一有雨雪,林中的污染物就會重新流入土地。“就算地面的核輻射值安全了,就代表適合居住嗎?”
按照日本政府的計劃,清理出來的污染土被裝進黑色密封袋,轉送到中轉地封存起來。但出於對輻射的恐懼,沒有地方願意接收這些核垃圾。越來越多的黑袋子隻能在曾經的稻田裡堆成幾人高,給本來蕭疏的村庄又添幾分緊張。一些居民回家祭掃,看見昔日的家園變成這般模樣,轉身就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