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30日08:50 來源:文匯報
日本的槍支管理制度雖然嚴格,但亦非盡善盡美,也有漏洞。特別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也為日本的槍支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
文化傳統中沒有擁槍土壤
槍因為強大的威力而被許多國家嚴格限制。對於被嚴格限制的物事感到好奇,幾乎可謂人的天性。槍支對於日本人來說,自然也有吸引力,但這種吸引力並沒有強大到讓很多人想成為“持槍族”。
許多日本人會選擇去海外的關島或者夏威夷等旅游地點的俱樂部,去嘗試當“槍手”的滋味。不過在得償所願之后,大部分日本游客都認為,射擊的滋味十分痛快,但如果人人都擁有槍,恐怕並不妥當,也很可怕。正是存在於日本文化中的克制情緒,使日本民眾對於槍保持了“沖動”和“理性”之間的調和,因此在日本並沒有可能導致槍支泛濫的生長土壤。日本人也經常如此形容,與其擔心被槍殺,還不如擔心吃飯被噎著。
而基於歷史文化,日本對於擁有槍支的理念的基本框架與美國截然不同。美國槍支法基於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而日本的槍支管制法律始於1958年,法案規定“任何人不得擁有槍支或刀劍”。換句話說,美國的法律是提倡獲得槍支,而日本的法律是以禁止槍支為前提。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槍支法律誕生之初是為了對抗英國的槍支管制,而日本槍支相關法律則與明治年間強行解除武士武裝的國家運動有關聯。
六成擁槍者年齡在60歲以上
日本的《刀槍管制法》規定,在1971年之前,任何人擁有的步槍都允許保留,不過一旦槍主去世,他們的后代必須把槍上交警方。而在這之后,購買、出售或轉讓小口徑步槍都屬於非法行為。再加上擁有槍支的法律越來越嚴格,如此一來,日本擁有槍支的人數就得到了嚴格限制,從1975年的約51萬人,到2010年統計時已下降至19萬人左右,近幾年更呈進一步減少趨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