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時政

傅瑩:為中日關系打開一片天空

2015年10月26日10: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現在中日關系和周邊乃至世界的情況都有新的變化,也許是時候從一個更開放的視野觀察中日關系。
原標題:傅瑩談與日本官員接觸:他們似乎不帶耳朵來

為中日關系打開一片天空

傅瑩

現在中日關系和周邊乃至世界的情況都有新的變化,也許是時候從一個更開放的視野觀察中日關系。

早年中日友好氛圍濃厚的時候,常講“一衣帶水”、“世代友好”,現在這樣的話語不多見了。中日關系走到今天這樣的復雜境地,是歷史和現實多種因素糾葛的結果。盡管風雨如晦、月殘月缺,兩國有識之士為中日關系打開一片天空的努力從未間斷。

當我們努力在政策和行為層面尋找解決辦法時,是否也應考慮理解層面?雖然中日這麼近,打了這麼多交道,似乎仍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了解,也許彼此都負有責任。常聽日方抱怨,中國人對日本的和平道路缺乏了解,而他們對當代中國的了解又有多少?

當然,說日本人不研究中國是不公平的,尤其對中國的歷史。比如去年在中國熱銷的有一套日本“講談社”出的《中國的歷史》叢書,條分縷析、學風踏實,是既有可讀性又很嚴肅的歷史研究,而且充滿對中華文明的敬慕之心。再比如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KAWASHIMA Shin)先生所著《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雖然觀點可以討論,但其中的資料不可謂不系統、深入。

但是,這些年我同日本官員和學者接觸,另有一種感受,他們似乎不帶耳朵來,缺乏傾聽的意願。拿釣魚島為例,野田佳彥政府所謂“國有化”決定之前,中方多次表達關切,而日方一直是自說自話。據了解,在日本關於中國釣魚島的史料並不少。早年,兩國領導人正是因為對中日分歧的復雜性有充分認識,選擇了“擱置爭議”這個並不理想、但最現實的出路。

對此,在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訪華和1978年鄧小平訪日期間都作過明確的闡述,而且也直接講給日本國民了。后來雙方還在如何共同開發上有諸多思考和互動,然而,這些都被忘記或者無視。

時至今日,日方對中國政府和民間表達的強烈意見完全聽不見,還是強調“國有化”是“現實選擇”,比私人購島要好。但這條道理的要害是,假定“釣魚島是日本的”這樣一個前提。而恰恰是這一點讓中國人民很不放心了,如果事情的結果是永遠失去釣魚島,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擱置爭議不意味著放棄,這是日方忽略了的重要點。

進而,在矛盾如此重重迷障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做了什麼呢?是把這個圍繞島礁的領土爭端放大到國家安全的層面,甚至渲染成事關日本生存的戰略安全矛盾,把中國描繪成對日本整個國家構成安全威脅的鄰國。這也使得日本公眾對中國的誤解越來越深。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對日本的認識也越來越嚴峻,在今年這個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重要的日子裡,日本官方在歷史問題上不僅沒有做出與中國人民實現和解的努力,反而表現出歷史認識的曖昧和不情願,有時還用“中國威脅”論轉移話題,導致兩國人民之間的對立情緒更加嚴重。

有個現象讓我很不理解,現任日本政府好像對中國人民對70年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任何譴責都很敏感。

近年中日民間相互的好感度相當低。根據最近日本 “言論NPO”和中國國際出版集團聯合調查的結果,情況略有好轉,兩國民眾印象不好的比重下降了一點點,但是仍然在80%左右。同時,雙方70%的人都認為兩國關系重要。

上周我參加了中國研究日本問題的專家座談,大家有很多困惑,比如,如何看中國對日本的外交政策目標?日本的對華政策目標是什麼?我們兩國相互政策目標的重合點在哪裡?對不重合的地方該怎麼辦?我想,如果中日要擺脫目前這個負面議題主導的漩渦,需要對兩國關系中的許多問題有比較清楚的判斷,最好能有些共識。當然,首先,中日能否相互傾聽是關鍵,不能一門心思隻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1. 分享到:
  2. (責編:袁蒙、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安倍將與普京第13次會晤
  2. 五萬日本市民舉行護憲集會
  3. 日歐將加速自由貿易談判
  4. 安倍赴地震災區視察災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聞

  1. 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
  2. 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
  3. 奧巴馬將訪問廣島奧巴馬將訪問廣島
  4. 日本外交新動向日本外交新動向

軍事瞭望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