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09:19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在小編認識的日本朋友當中,就有這麼一位80后長崎姑娘,每次遇到她,都能見到她“見縫插針”般地瞅機會推介家鄉。她,就是來自長崎縣政府亞洲國際政策科的公務員前山悠。 |
如果身處海外,與同齡的“小伙伴”在一起練習外語對話時,你是否能隨手從自己的包包裡掏出推介家鄉美食美景的小冊子?如果在異國他鄉,遇到家鄉人來你所在城市舉辦宣傳活動,你是否會以志願者身份在會場忙前忙后?
左圖:做客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在中國的日本自治體職員·加油!》的前山悠
在小編認識的日本朋友當中,就有這麼一位80后長崎姑娘,每次遇到她,都能見到她“見縫插針”般地瞅機會推介家鄉。她,就是來自長崎縣政府亞洲國際政策科的公務員前山悠。
早在2014年夏天,在北京友協的四合院裡,“中日會話in北京”中日青年外語會話活動在這裡舉行。
在記者的採訪活動中,遇到來自日本、中國各地的大學生,親眼目睹了中日年輕一帶在一起比拼外語水平、談吐和知識面。自然,流利的外語、豐富的知識、超高的臨場發揮等方面是每個選手力圖給評委展示的一面。
不過,至今令記者難忘的不是活動上的某位選手的外語水平,而是這位前山悠。當天,她並沒有獲獎,也不是受矚目的日方選手,但是她當天的行為至今讓人難忘。當記者恰巧走到她和中方小伙伴練習會話的地方,在回答小伙伴和記者的提問之后,她隨手從自己的包包裡掏出介紹長崎旅游的宣傳頁,頓時讓人覺得這個小姑娘責任感是多麼的強烈。
當天,能在與自己家鄉毫不相關的活動上,“伺機”而動,見縫插針般地介紹自己的故鄉,恐怕隻有她一人。
無獨有偶,在后來的長崎政府在北京舉辦的旅游推介會上,也同樣見到了這位還在北京留學的姑娘,在會場充當義工,忙前忙后做后勤保障工作。
當然,她也沒有放棄任何一次在媒體上推介家鄉的機會。在一次做客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一檔日語節目《在中國的日本自治體職員·加油!》,前山悠與主持人王小燕、高橋惠子一起聊自己的家鄉,向聽眾介紹自己的家鄉美。節目中,那種濃烈的家鄉情結以及希望更多中國朋友前往長崎實地感受當地的美食、民風、美景的那種熱切期盼溢於言表。
11月10日,在由長崎知事中村法道為團長的“慶祝中國駐長崎總領館建館三十周年訪華團”在北京舉辦祝賀會活動上,小編再次看到了她的身影。此時的前山悠已經從北京語言大學進修回國,成了長崎縣對華交流具體實踐業務第一線的人。活動上,忙前忙后的前山悠一如既往的那種對工作的熱情、好客的處世之道變得“變本加厲”。
與這位曾經到北京研修過一年的長崎姑娘片段式的幾個交流過程中,讓人佩服的是年輕的日本公務員身上透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目前,回國后的前山悠依然活躍在中日旅游實踐的最前沿,已成為促進中日民間交流大軍中的一員,想必身上的重任更加繁重,真心希望她能在旅游交流行業能將在北京感受到的中國傳遞給更多身邊的朋友,為促進中日民間交流做出更多的貢獻。(劉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