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禹王信仰 弘揚漢字文化【2】

——王敏教授談日本的大禹案例與漢字文化

2018年02月14日10:0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合影

王敏教授講座開宗明義解釋了“混成文化”的含義,此概念由日本文化人類學家青木保先生提出。“混成”一詞源自於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青木先生借此表明日本的文化特色。王敏教授認為,這概念很好地揭示了日本文化的特點。並認為日本文化的2000年,是與中國、印度和韓國三國文化互相參照的2000年。公元5世紀初,被稱為漢地后裔的王仁從韓國來到日本,受命出任皇太子的教授,他帶去的《論語》等中國古典著作入主日本文化核心——皇室,成為日本的人文教材,漢字成為日本的文字。自此,日本開始融入漢字文化圈,儒家文化也得以在日本發揚光大。如今,在福岡戒壇院存留的石刻碑文中,可以看到在隋唐,日本已經將自己和中國、天竺(印度)視為是“運命共同體”,彼時中國與印度皆為日人向往的國度,為此不惜萬頃風濤,先后派出5批遣隋使和19批遣唐使,來大陸學習儒佛文化和先進技術,遺憾的是天竺路途遙遠,印度文字未傳播到日本,但漢字卻由此東傳,深深扎根於島國,如今在東大正倉院珍藏的唐傳國寶,正是中日友好交流的例証。當然,在交流過程中,同樣存在著誤讀。比如中國的紫陽花,至日本,則誤以為是繡球花、八仙草或草繡球﹔而在中國多以反面形象出現的狐狸,在日本卻備受推崇,甚至被認為是掌豐收的稻荷神的侍者而廣受祭祀,日本文學、音樂乃至日常生活中,可廣泛見到以狐狸為主題的作品,比如《狐の嫁入》、“九尾狐燒灼”、“きつね うどん”等。這都表明了文化交流和傳播過程中,會發生變異,這也是“混成”特點形成的重要因素。要了解日本的漢字文化,必先得注意這一特色。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