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社會

“讀報大國”日本如何煉成:面對新媒體以守為攻【2】

2013年11月17日11:04  來源:新京報

    由於受到新媒體的沖擊,今年歐美平面媒體繼續哀鴻遍野。在這一片蕭條中,日本紙質媒體似乎“免疫了”。如今,在日本的街頭、公車和地鐵中,仍然能夠看到拿著報紙閱讀的人。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強迫西方傳媒業全面反思經營模式之時,在以科技著稱的日本,這種趨勢似乎還沒有到來。

 

日本地鐵上的閱讀者。

發行觸角遍布每個角落

日本明治大學新聞學講師Mitsushi Akao認為,日本報業的發行模式很特殊,這是日本報紙發行量能夠逆潮流而上的重要原因。

“日本報紙業非常依賴強大的發行系統,短時間內將報紙送到訂戶手中,這種模式與其他國家的報攤零售模式很不相同。”他說。

林香織教授也認為,從具體操作層面,日本人對紙質閱讀的喜愛造就的高發行量,是由四通八達的發行網絡實現的。

日本報紙95%以上的發行靠訂閱實現。日本全國有將近2萬個地方發行站,觸角遍及社會每一個角落。

日本《朝日新聞》社社長秋山耿太郎2009年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從日本北海島最北面的稚內,到大阪(九州南方的一處小島),我們擁有超過2600個配銷點,雇有大約七萬員工。具有這樣的經營規模,我認為報紙發行量不會輕易下降。”

秋山耿太郎認為,鑒於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以及互聯網的發展,報紙發行量“會慢慢下降,但速度不會太快,但是這一趨勢無法逆轉”。不過,日本報紙的下降速度“會比美國或歐洲要更加緩慢”。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對日本的獨特的“讓報紙進入家庭”的訂閱制度深有感觸,他認為,這種制度培養了每家每戶至少訂閱一份報紙的習慣。

大部分發行站與某一家報紙簽訂單獨的合同,與報紙的銷售部門通力合作,盡量保証快速地將報紙送到各家各戶。據蔣豐介紹,在首都東京,基本上每個發行站隻會與一家報紙簽訂合同,在地方有可能會一個發行站代賣兩家報紙。

這些發行站的人員工作辛苦,每天即使不是在拓展訂戶,也要盡力維護原有的訂戶。發行員在配發報紙之前,往往會向報紙裡面插入折疊廣告,以提高自己的收入。

公務員吉田對記者說,有時候推銷員上門推銷,游說讀者訂閱一份報紙,可以贈送洗衣粉﹔三個月之后訂報到期,他們就會再次上門,勸說續訂,或者訂別的報紙也行,同樣有贈品。有的人很忠誠,一直訂一份報紙。有的人為了得到各種禮品,就會經常換訂報紙。

《讀賣新聞》有自己的棒球隊,送報員還會給訂戶免費的棒球票。

從社區開始培養讀報習慣

林香織認為,在日本,個人和社區的關系是維持報紙訂戶忠誠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日本讀者對某一份報紙保持忠誠,只是簡單地因為他的家庭一直訂閱這份報紙,或者他恰巧認識社區裡的發行員。

日本明治大學新聞學講師赤尾美津也表示:“日本報紙發行量仍然很大,除了發行模式以外,另外的原因是日本報紙很看重讀者的信任,而一些地方報紙在與當地社區保持聯系方面分外用心。”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發生后,日本地方媒體《石?日日新聞》報社遭到洪水襲擊,由於斷電沒有辦法發出新聞。為了不失去讀者,報社的記者手寫新聞,然后自己跑到避難所,將“手抄報”送到讀者手上。

在日本,報紙的作用,一直不僅局限於新聞媒介。二戰后,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年代的城市生活中,“送報人”一直佔據重要的位置。很多從農村進城尋求更高教育的年輕人,都曾經當過報童,掙到充足的學費。其中很多人完成了大學學業,在城市裡面扎下了根。這種特殊的經歷,很有可能是報紙在50歲以上日本人(特別是那些年輕時從農村移民到城市中的人)中間仍然非常流行的原因之一。

在二戰后,報紙發行員為當地社區提供了各種社區服務,甚至填補了政府職能的空白,因此贏得了日本人“不可打破的閱讀”忠誠度。

現在的日本大學生圈子裡,送報紙已經不是一個熱門的兼職。事實上,送報站的工作人員數量在近20年間下降了75%。不過,報紙發行商一直在探求新方法穩固自己的地位。比如,在日本人口稀少的農村,老齡化也很嚴重。發行商會為老人提供租借輪椅的服務,或者定期走訪獨自生活的老人,看一看老人的生活狀態,至少察看一下老人是否還健在。

除了強大的全國發行系統,日本人的高識字率和對報紙的熱情分不開。

日本教育非常普及,中小學實行免費教育,受過高中教育的人佔總人口的96%,受過高等教育的佔總人口的36%。

日本報紙也很注重培養孩子的“讀報感情”。日本的小學和中學大多專門配備有新聞教育輔導員,從小就對學生實行媒介啟蒙教育,並指導學生自己辦校報,學生入學后就與報紙結下了不解之緣。日本的各大報社還將報紙引進中學課堂當教材,以擴大報紙的影響。《產經新聞》在“讀者之聲”專欄裡,一個星期有一到兩次會發表中小學生的文章。

日本人經常很自豪地說“我們國家沒有一個文盲”。《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蔣豐說,這很不容易,這可以說是日本人愛讀報的基礎。

令蔣豐感觸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日本每一家大報,每個星期在報紙裡面會出現“兒童專頁”,完全面對小孩子。這些版面都是彩色版,增加很多動漫的圖片,把所有的文字旁邊都注音。“一份報紙,加入了兒童專頁,可以形成父子互動、母子互動的閱讀。一個家庭的兩代人在讀一份報紙,這種方式非常溫馨,也能夠促成一種新的閱讀習慣。”蔣豐說。

面對新媒體挑戰,日本報業以守為攻

“信息化時代更需深度閱讀”

面對新媒體的壓力,日本報業的重要對策是——“網絡付費”。

據蔣豐介紹,日本報紙在報紙和網絡的結合上,做得比較好。日本將新聞分成一流新聞、二流新聞和三流新聞。一流新聞是一些及時的時政新聞,這些新聞如果想在網上看,要麼成為網絡會員,要麼就隻能看一個大概,想要看全,就要交費。二流新聞一般是社會新聞,三流新聞是娛樂新聞,往往不需要收費。這種分門別類的方式,既維持了網絡的讀者群,也促進了訂閱。

“日本報業寧可增加很多投入,也拒絕免費。”蔣豐說。

但是,日本報業在迎合新媒體的同時,對傳統模式依然“保守”。

林香織在一篇名為《日本報紙業:暴風雨前的平靜》的文章中稱,很多日本報紙的高層人士都有一個普遍的擔憂:如果報紙想向付費電子新聞傾斜,就會受到訂閱發行商的猛烈反彈,而報社“不能不顧及發行商的感受”。這就是為什麼《讀賣新聞》的網上付費版隻允許報紙訂閱用戶閱讀。《朝日新聞》和《日本經濟新聞》大肆宣傳“紙質+數字”的打包模式。但是,這兩家報紙將網上訂閱的價錢設置得和訂閱報紙的價錢相同,實質上是不鼓勵網絡單獨訂閱。一些地方報紙也已經為網絡閱讀設置了障礙。這些報紙的網站上,隻能免費閱讀新聞的一小部分開頭,用以激發讀者對紙質媒體的購買興趣。

談到網絡媒體對報紙的沖擊,日本一家電子公司的職員小野智美說,她會看手機上的信息,但不會放棄讀報紙,“我想,越是在信息迅捷的時代,人們越是需要深度閱讀,需要留給自己更多思考的時間。”

日本專刊作家佐藤清文撰文稱,在網絡時代,信息的傳遞會變得更加迅捷,但另一方面,也會讓信息變得碎片化,這讓受眾往往難以把握新聞事件的全貌,而報紙能對這些事件進行更全面、更深度的報道,對這一類信息的需求並未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而減少。

 

  1. 分享到:
  2. (責編:張麗婭、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網癮難戒?日本開方!
  2. 日本企業更愛安卓?
  3. 日本濫用春藥致死案頻發
  4. 小泉之子紀念品銷量暴增
  5. 增稅對餐飲業沖擊幾何?
  6. 日媒體反對秘密保護法
  7. 最理想企業7大法則
  8. 食材造假影響年末商戰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社會熱點

  1. 日本企業愛安卓?日本企業愛安卓?
  2. 67年前日戰犯名單67年前日戰犯名單
  3. 增稅影響日餐飲業增稅影響日餐飲業
  4. 媒體抗議秘密法媒體抗議秘密法

日本故事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