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日劇中的禁忌之戀出軌、不倫……這種違背世俗、違背道德的戀情似乎總能奪人眼球,而主人公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虐戀更是日劇常用題材。
【策劃】中國電影在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作為當今世界9大A級電影節之一,歷屆都少不了中國影人的身影,也成為眾多中國電影人的福地。
【巡游】饕餮兵庫縣兵庫縣擁有日本第一處世界遺產姬路城,也有有馬溫泉城崎溫泉等眾多知名溫泉,神戶牛肉、灘清酒等美食醉倒了全世界的游客。
【盤點】中日清純派女星借林青霞60大壽的日子,小編總結了中日影壇上的清純派女星,看看她們是否依然還是你心中的女神?還記得吉永小百合、綾瀨遙麼?
【美食】性價比高的日本酒網友推薦了日本老百姓消費得起的日本酒,不妨作為你旅日的參考,好不容易去一趟,就好好品嘗日本尋常百姓愛喝的地道日本清酒吧。
【紅葉】層林盡染的東北紅葉“紅葉前線”從北到南沿著日本列島一路南下,將日本列島大地染成一片紅色。今天要介紹的東北地區就處於“紅葉前線”的第二梯隊。
【盤點】奧斯卡與日本電影除了這次宮崎駿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衣笠貞之助執導的《地獄門》、?垣浩導演的《宮本武藏》都曾獲此榮譽。
【策劃】村上春樹再失諾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帕特裡克·莫迪亞諾,而再次錯失諾獎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則更受人們關注。
【日劇】盤點金秋黃金日劇夏季日劇接連完結預示著新一波作品的襲來,每個人看劇都有不同的口味,讓我們來分類看看今年秋季日劇都有哪些吧。
【山梨】富士山腳下的桃花源山梨縣是日本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大省,亦是天然水的採水水源地,眾多溫泉分布於此,宛如日本的桃花源。
【攻略】香川浪漫之旅香川有“烏冬縣”別稱,這裡的烏冬面彈性十足滋味清香價格實惠,每年有無數游客慕名前來,同樣也吸引眾多劇組前來取景拍攝...
【京都】日本人的心靈故土作為日本古都,自然與文化歷史氣息都引人的世界游人目光,庭院、建筑等文化遺產都低調地宣示著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與歷史底蘊。
【日本旅游·新潟縣】愜意地泡在新潟那溫暖的水中,欣賞著遠處夕陽落下,將海面粼粼波光染作點點碎金的浪漫景色,那將何等令人沉醉。2014年11月18日18:0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 18日傍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推遲上調消費稅、並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選舉。而安倍選擇在此時,突然要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究竟有何目的? |
安倍晉三(資料圖)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8日晚間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將原定於明年10月份消費稅率上調至10%的計劃延遲18個月,並將於本月21日解散眾議院。按照任期四年的規定,本屆眾議院是從2012年12月16日選舉產生的,應該是在2016年12月份到期,再舉行眾議院選舉。若在2014年12月份舉行選舉,就提前了整整二年。日本眾議院選舉,是各個政黨角逐執政權的選舉,即首相選舉,是日本政壇最重要的(即大選)。而安倍選擇在此時,突然要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究竟有何目的?
首先,是“安倍經濟學”面臨不利局面之下不得不採取的應對舉措。安倍2012年12月底第二次上台執政后,推行了所謂的“安倍經濟學”,主要目的是讓日本從持續多年的經濟不景氣的泥淖中掙脫出來。2014年4月,安倍把消費稅從5%提高到8%,但是半年多時間過去,日本經濟並未顯現應有起色,反而是原地踏步,增長乏力。增稅帶來的“后遺症”一旦擴大,將會導致股市受挫、經濟減速,不景氣局面加重﹔而不景氣局面加重,又會使日本普通民眾對“安倍經濟學”的失望情緒進一步擴大,民眾的失望與不滿,將會直接動搖“安倍政權”根基的穩固。
在日本政壇,增稅向來就是一個“燙手山芋”。1989年,竹下登內閣決定開征3%的消費稅,同年,執政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1997年,橋本龍太郎內閣把消費稅提至5%,翌年在參議院選舉中遭遇慘敗﹔2012年,時任首相野田佳彥改組內閣,力推消費稅增稅政策,但最終野田也是不得不黯然下台。此次,安倍之所以要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增稅”應該是“導火索”。按照“日本消費稅增稅法案”的規定,在2014年4月和2015年10月分兩個階段把消費稅率分別提至8%和10%,第一階段“增稅”收效甚微,第二階段增稅又面臨著非常大的爭議。是否按照原計劃,執行第二階段“10%”的增稅計劃呢?如果不執行,就會招來“不能兌現競選承諾”的懷疑與指責﹔如果執行,在日本經濟仍於低位徘徊的情況下貿然行動,隻會導致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
左右為難,安倍隻能以“提前解散眾議院舉行選舉”這招“險棋”來應對民眾對“安倍經濟學”的審視。既然“增稅”引來很大的非議,那就應該以“大選”的“嚴肅方式”來接受選民的裁判:如果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在大選中獲勝,那說明“安倍經濟學”仍有實行下去的必要﹔如果自民黨失利,則說明“安倍經濟學”不是挽救日本經濟的“良方”。
其次,是減少或消除安倍內閣閣僚頻爆“丑聞”的消極影響。安倍於2014年9月進行內閣改組,但剛改組后內閣新人就不斷爆出“丑聞”,有的與“右翼極端勢力”有撇不清的關系,有的則是有無法說明來由的“政治獻金”嫌疑。特別是在經濟產業大臣的任命上,安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先是9月份剛獲任命的小淵優子,被曝有巨額“政治獻金”而引咎辭職﹔后是接替者宮澤洋一,走馬上任不到3天,就被媒體挖出了好幾年前種下的“丑聞”,不僅僅涉及到“金錢”問題,更是涉及“桃色丑聞”。宮澤洋一的“丑聞”,已不是宮澤個人的問題,而是牽涉整個安倍內閣乃至安倍本人的“用人失察”問題。如果在野黨“刨根問底”追究下去,安倍內閣和安倍本人將“顏面盡失”,直接打擊安倍的“首相威信”。所以,趁日本全國上下普遍對“增稅”議論紛紛之機,以“是否繼續增稅”為由頭,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則可利用大選的焦點,轉移在野黨與輿論的注意力,一舉將內閣大臣“丑聞頻出”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再次,是為安倍鞏固政權、做長期首相做准備。安倍內閣支持率目前維持在45%∼54%之間,比他剛重新當選首相后的支持率降低了不少。安倍本人及身邊人士早就“放言”,安倍要成為一位長期執政首相,起碼要當“6年首相”。按照目前日本經濟不景氣形勢以及內閣閣僚頻曝的丑聞,如果安倍內閣再硬撐下去,將會不斷拉低內閣支持率。如果內閣支持率降到30%以下的“危險水域”,將會給在野黨“倒閣”提供有利機會,所以“快刀斬亂麻”,“早解散”比“遲解散”要好。趁內閣支持率還保持穩定的有利時機,提前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將會打亂在野黨的陣腳,讓在野黨沒有時間去籌備即將到來的大選。若在大選中自民黨獲勝,將能鞏固與凝聚安倍的領導力與向心力,從而為安倍做“長期首相”提供堅實的政治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