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9日08:14 來源:新京報
日本政府和企業都非常關注中國治理大氣污染。日本在實現環保減排的同時,也不斷與中國展開相關合作,不僅向中國分享大氣污染監控等技術,還向中國分享污染信息公開等制度建議。 |
去年,APEC期間的藍天令人耳目一新。如何讓APEC藍保持下去,成為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近日,新京報記者到訪日本環境省,相關負責人表示,日本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也曾天空總是灰蒙蒙,但經過多年努力,如今日本企業已意識到大氣污染所帶來的環境公害和巨大經濟成本,在制度約束下,他們自願減排並公開排放氣體的信息,以接受公眾監督。若要保持APEC藍,不僅要靠技術更要靠制度,特別是改變企業與政府在環保問題上的關系。
現象
垃圾工廠煙囪冒透明煙
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運動員村不遠處,就能看到東京有明垃圾清掃工廠,在這裡也有能看到富士山的高檔公寓。有明垃圾清掃工廠建於上世紀90年代,毗鄰東京灣,是東京都23個區中21個垃圾清掃工廠之一,屬於東京都政府的一部分。
為何高檔公寓社區允許有焚化功能的垃圾清掃工廠存在?在印象中焚化垃圾總是能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粉塵,但是走進有明垃圾清掃工廠,我們絲毫沒有聞到垃圾本身和焚燒垃圾排放氣體所產生的異味。對於這個疑問,有明垃圾清掃工廠廠長二階堂久和先生笑著說,東京的垃圾處理廠排出的氣體相當於空氣,有害物質二噁英數字接近0。
據悉,為了達到排放標准,日本企業不斷進行技術革新,以有明垃圾清掃工廠為例,焚燒垃圾后產生的氣體要排除灰塵、二噁英、水銀、氯化氫·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這五大類有害物質才能排放。經過處理的廢氣最終變成水蒸氣,要排到空氣中,在這個環節中,日本企業要注意民眾感官上的愉悅。例如,公眾很忌諱看到垃圾廠等排污企業有煙囪,並且能看到有煙霧排出。
二階堂久和表示,意識到公眾的這種不安后,有明垃圾清掃工廠對傳統煙囪進行改良,將圓柱體改成了三角錐體,讓人看起來像一座辦公樓。雖然煙囪裡冒出的煙霧就是水蒸氣,但民眾看到白色的煙霧還是不安。為了消除這種不安,廠方用210攝氏度的高溫將排出的水蒸氣變成透明的。
有明垃圾清掃工廠正是日本企業環保理念的一個縮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專注發展經濟,伴隨著石油的大量燃燒,硫氧化物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所造成環境公害事件使日本民眾深受其害。為了應對環境污染,日本政府從1962年開始制定限制有害氣體排放的法律,即《關於限制煤煙排放等問題的法規》。但單純立法並沒改變大氣污染的局面,上世紀60年代后半期,日本幾乎所有重要城市的空氣質量都不達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