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人民網日文版
人民網中日文手機報 | 人民網日本株式會社合作啟事
人民網>>日本頻道>>時政

英專家:中日應對歷史負責 明白亞洲不能再陷戰爭【2】

2015年04月01日09:14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東亞地區的國際秩序尚未確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歷史問題。在戰爭結束70年之后,中日兩國國民就誰對於二戰的理解才是最正確的依然存在爭執。為何發生在多年之前的戰爭依然主導今日的東亞?隨著二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我們應該檢視地區現狀如此的原因,反思1945年二戰結束后的“未竟事業”。我們是時候該考慮亞洲地區的變化了。
原標題:英專家:中日應對歷史負責 明白亞洲不能再陷戰爭

國際社會越來越認可中國的二戰貢獻

情況很復雜,但結果很明顯。亞洲並沒有出現共同接受的機制體制,沒有出現北約和歐盟,也沒有出現華沙條約和經濟互助委員會。東盟等機構缺少類似於北約的強力架構。而在1955年萬隆會議結束之后產生全新的亞非不結盟國家共同體的希望則更多地體現在了語言上,而非行動上。與美國的外交和解以及1972年尼克鬆訪華意味著,在20世紀70、80年代,中國的角色發生了重大改變,但北京當時更加關注國內政策,而非國際政策。

1989年至1991年冷戰結束成了另外一個轉折點。世紀之交,中國感受到了重塑地區的願望,不止一次將目光轉向一個尤其具備變革能力的事件——二戰。過去一年中,回憶二戰成為中國外交辭令中愈發顯著的部分。2013年11月,中國媒體廣泛報道了開羅會議70周年紀念日。這次會議是戰時唯一一次中國領導人蔣介石與羅斯福、丘吉爾平起平坐的盟國峰會。2014年6月,為應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修憲以鬆綁日本軍事力量的努力,中國政府公開發布了一系列日本戰時殘暴罪行的檔案照片。

美國在亞洲存在的合法性來源於,美國部隊在二戰期間為該地區擺脫日本而做出的犧牲。中國也開始為其獲得更大影響力尋求相似的合法性來源:在8年抗戰期間,有1400萬中國人遇難,如果沒有這個犧牲,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或許都將落入日本帝國主義的魔掌之中。比起前一代人來說,今天西方和中國史學家越來越認可中國在二戰中為亞洲做出的貢獻。

東亞地區對二戰歷史的討論將更熱烈

隨著中國、日本和東亞其他國家努力尋求更大的二戰共識,所有各方都必須明白,戰爭事件依然存在爭議。盡管一些右翼政客做出了某些舉動,但就此認為日本全國不了解其戰時記錄是不正確的。日本有許多歷史學家、教師、記者都在披露日本戰時在亞洲犯下的駭人罪行。另一個明顯對日本抱有疑慮的國家是韓國。韓國對於日本殖民統治歷史沒有友好的回憶,在冷戰時期依然對日本充滿憤恨。韓國是東亞地區關系不斷變化的指示劑。十年之前,日韓文化關系曾出現極大緩和,但過去20年韓國愈發靠近中國。

盡管如此,中國在對於歷史的利用上與其鄰國有著顯著不同。首先,中國龐大的地理和人口規模意味著,其政策和觀念所形成的效果是小規模國家所無法復制的。隨著中國成為地區大國,它必須從真正有影響力的大國那裡學習到一點:有時有必要以退為進,換位思考其他國家,尤其是小國的觀點。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建立在共識基礎上的權力,而非以武力為基礎的權力。中日韓三國外長前不久在首爾的會晤表明,各方都在嘗試創造性外交,而非對抗。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未來幾年,該地區對於歷史的討論將會變得更加熱烈。有關中國在戰時為亞洲解放所做出的貢獻的記憶將愈發成為人們對於現代歷史共同認知的重要部分。然而,重要的是,各方都能夠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這一歷史貢獻的意義,並明白亞洲絕對不能再次被拖入戰爭之中。(【英】拉納·米特 作者是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有《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本文由王曉雄譯)

  1. 分享到:
  2. (責編:袁蒙、陳建軍)

編輯推薦

  1. 安倍將與普京第13次會晤
  2. 五萬日本市民舉行護憲集會
  3. 日歐將加速自由貿易談判
  4. 安倍赴地震災區視察災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要聞

  1. 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李克強會見日本外相
  2. 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程永華大使赴熊本災區
  3. 奧巴馬將訪問廣島奧巴馬將訪問廣島
  4. 日本外交新動向日本外交新動向

軍事瞭望

熱點排行

  1. 綜合
  2. 財經
  3. 時事
  4. 娛樂
  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