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15:07 來源:羊城晚報
日本的醫院,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公立的,對於就診者提出的任何問題,醫護人員是不能無視的,一定要作詳細解答,直到患者明白,想草草打發,那行不通。 |
去年在大腸的體檢時中槍,要去醫院做腸鏡精密檢查。在日本做腸鏡隻做局部麻醉,可以自己看著監視器,聽著醫生解說自己大腸裡的狀況。局麻只是有些意識蒙朧,但疼痛的感覺還是很真實的。
和兒子的手術一樣,醫生也是強調,如果挺不住隨時可以改成全麻。做腸鏡,過程不輕鬆,和生孩子時的陣痛不一樣,陣痛是由弱變強的,身體會慢慢適應,腸鏡的腹痛奇奇怪怪的,不好受,第一次做一定會感覺恐懼。
一名不知是護士還是臨床心理輔導師一直站在旁邊,非常貼心地安慰我。檢查開始后,有段時間我感到再也挺不下去了,要求打全麻。這時,我身邊的這名護理員緊緊地握住我的手,小聲對我說,腸鏡正進入到一個轉彎位,在這個地方所有受檢者都很疼,隻要轉過這個彎就會好很多。見她這樣說,我隻好點點頭,心想再挺一下吧。醫生也很配合,更加小心謹慎地操作,就這樣,腸鏡檢查順利完成了。
回到家后,我突然明白過來,醫護人員雖說挺不住可以轉為全麻,但那只是安慰的話,醫院是不會輕易給全麻的。其實,心理安撫也的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那名護理員全程陪伴和安撫,我恐怕很難度過最痛苦的時刻。聽說上海這個檢查是全麻的,是不是檢查過程中缺少了這樣的角色?
在日本,不要說這種高難度的檢查,就是一些簡單的聽診檢查,醫生旁邊也一定配有一名護士做輔助就診的工作,如協助病人解開衣服、解釋安慰、傳遞病例卡、確認病人姓名等等。
日本的醫院,無論是私人的還是公立的,對於就診者提出的任何問題,醫護人員是不能無視的,一定要作詳細解答,直到患者明白,想草草打發,那行不通。
當然,為減少就診者提問而提高就診效率,醫院也事先作了准備,他們會把相關病情和檢查介紹的彩頁發給就診者,讓他們自己先閱讀。□青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