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05日08:29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日本《特定秘密保护法案》由来已久,日本民众多反对,国际舆论不支持。 |
《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只是个烟雾弹
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安倍内阁为什么还要如此一意孤行地着急在本期国会中通过起先由民主党提出的《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呢?原因只有一个,《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只是为设立“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議”而抛出的一个烟雾弹。
事实上,当民众和舆论的眼球被吸引到《特定秘密保护法案》问题上的时候,事关日本国家未来走向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議設置法》已经无声无息地在11月27日的国会参议院上得以通过并正式成立。
与《特定秘密保护法案》相比,“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才是构建安倍所谓“美丽日本”之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第一次安倍内阁时,安倍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和实际的行动。当时安倍成立了名为“有关国家安全保障、加强官邸功能会议”的咨询机构并亲自出任议长。成员为小池百合、冈崎久彦、北冈伸一、森本敏等清一色的保守人士。该会议在安倍下台后虽然被福田康夫废除,但是依然保留在自民党内部的防卫省改革小委员会中并发挥作用。设立“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是日本保守势力寻求日本大国梦想,实现战后日本“正常国家”的重要一步。民主党在政权末期为争取保守势力的支持,也提出了要设置“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主张,但是显然已经为时已晚。
2012年安倍通过自民党总裁选举,重新回到了自民党的中枢。在第46届众议院选举的自民党公约中,设置“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主张,是其最为重要的政治目标之一。
首相等4人或将架空内阁
在自民党重新回归政权中枢后不久的2013年2月15日,根据安倍的指示,带有强烈官方色彩的“关于设立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讨论会”在东京召开。紧接着,2013年6月7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案》,该法案在众议院得到了除共产党、社会党和生活的党以外所有的政党的赞同。新的立法案件,能如此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行,这在近几年的日本政坛来说是极为罕见的,也说明安倍自民党很久之前就对该法案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和《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貌似一对孪生兄弟。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更有 “大义名分”,而似乎又对一般的日本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安倍内阁推出这两个法案的时候,或许并没有指望前者能顺利通过。几乎同时推出这两项法案的目的在于,吸引人们对《特定秘密保护法案》的关注,削减对后者的警惕。事实上,就在日本各界的眼球被《特定秘密保护法案》吸引的时候,11月27日,《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在参议院得以通过并正式成立(赞成213票,反对18票)。
以笔者看来,《国家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对今后日本国家总体规划的影响更大。该组织机构的成立很明显会使现行日本的行政权利的构造以及国家总体战略发生重大的改变。首先该机构拥有巨大的权利,而权利又高度集中于首相。该法案赋予了首相自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以来最大的权限。迄今为止的内阁众议制将成为首相与其他三个内阁成员(官房长官、外相、防卫大臣)的少数意见集中制,从而架空内阁。其次,该机构成立的同时也摆脱了国会对内阁的监督,甚至连自民党对其也无法进行约束——“四大臣”的密室会议将围绕日本的安全保障问题进行表决,行政部门将无条件地执行密室会议的决定。国会的监督和纠弹只能成为“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