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19日09:26 来源:新京报
昨天,120袋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珍贵罪行档案首次在中国公布。该档案由旅日爱国侨领、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转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表示,将妥善保管这些珍贵的档案。现在档案已经实现电子化,将向社会公布,并在适当的时候展出。 |
昨日,嘉宾在观看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罪行档案。
昨天,120袋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珍贵罪行档案首次在中国公布。该档案由旅日爱国侨领、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陈焜旺转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表示,将妥善保管这些珍贵的档案。现在档案已经实现电子化,将向社会公布,并在适当的时候展出。
本有三套档案两套下落不明
沈强介绍,1950年11月1日,日本华侨在东京浅草的本愿寺举行中国死难劳工第一次慰灵追悼会。日本外务省一名曾参加调查中国劳工的工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东京华侨总会名誉会长,时任副会长的爱国华侨陈焜旺。这位工作人员告诉陈先生,当时外务省要求他们烧毁记载有日本奴役中国赴日劳工原始档案的《外务省报告书》及相关材料时,他觉得这套材料非常珍贵,烧毁了太可惜,因此悄悄保留了三套。
后来,这名工作人员把其中一套材料送给了陈先生,陈先生将其分别放在几个地方精心保存。日本右翼知道这个消息后,企图偷走材料,但是没有得逞。而另两套材料,迄今为止不知下落。
近日,陈焜旺将保存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档案转赠抗战馆,使日本这一侵华罪行大白于天下。
中国赴日劳工家属“现场寻亲”
档案显示,日本从中国向其国内输入中国劳工,共169批,人数达38935人。沈强表示,据日方资料统计,仅在日本死亡人数达6830人。
昨天,在抗战馆多功能厅,已经发黄的档案依次陈列在桌子上,40余名来自山东、河北的赴日劳工家属翻看着档案,寻找自己父亲、爷爷的名字。62岁的姜彦龙在档案中找到了他爷爷的名字——姜双河。姜双河是河北人,1943年被抓到日本花冈做劳工,后来客死他乡。
■ 劳工档案
三菱三井奴役中国劳工最多
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珍贵罪行档案共120袋,405份,包括日本35家企业的124个作业场、373份报告和日本外务省报告书及附属档案32份。这些档案记录了中国被强掳赴日劳工的姓名、契约书、死亡诊断书等内容。
资料显示,日本从中国向其国内输入中国劳工,共169批,人数达38935人。根据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田中宏研究,日本实际强征的中国劳工人数为41758人,在乘船前死亡2823人,实际到达日本38935人。
被强征到日本的中国劳工,由日本厚生省分配到日本35家公司的135个作业场所,几乎遍布全日本,其中三井、三菱财阀奴役的中国劳工最多。
中国劳工中,华北五省人数最多,达35778人,华东地区为2137人,伪满(东北)为1020人。中国劳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被俘的抗日官兵(包括国民党兵和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日本占领区被抓的农民、工商业者等。
■ 家属讲述
中国劳工不堪虐待曾在日暴动
张恩龙是昨天到场的赴日劳工家属之一,他的祖父张金亭,1944年5月在洛阳战役中被俘,同年8月作为战俘被强掳至花冈,亲历了那段惨痛的历史。
张恩龙说,到花冈的中国劳工因不堪忍受日本政府和鹿岛组非人的待遇、残酷的奴役和虐待,在一个个难友死于非命的情况下,在1945年6月30日发动了决死性的花冈暴动,震动了日本当局。日本军、警、民出动两万余人对中国劳工残酷镇压,先后惨死419人。
张恩龙爷爷当年作为中队长组织参与了暴动。暴动被镇压后,他爷爷等12人被押至花冈警察署,个个惨遭毒打,但都宁死不屈。“在我的记忆中,爷爷直到去世,两个大拇指还留有被日本警察用铁丝吊起毒打留下的深深疤痕。”张恩龙说,此后,爷爷等12人被以战时骚扰杀人罪转送至秋田监狱,在日本战败后的9月11日,秋田法院依旧判处他爷爷10年徒刑。
后来,张恩龙的爷爷作为花冈劳工23位证人之一,参与了二战结束后的横滨BC级战犯审判,并多次出庭,揭发控诉日本政府和鹿岛组残害屠杀中国人的种种罪行。“我爷爷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又是幸运的,起码他活着回到了祖国。”张恩龙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