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1日17:36 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那场大地震,造成了1万8000多人死亡。三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有26万人住在临时住宅中,其中有10万人居住在简易房中。 |
东京民众参加“东日本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活动。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那场大地震,造成了1万8000多人死亡。三年过去了,现在依然有26万人住在临时住宅中,其中有10万人居住在简易房中。“重建家园的工作推进得过于缓慢。”这是笔者在2年前去灾区采访时听到的声音,1年前同样的灾区,居民说的是同一句话,今天我们从日本主流媒体看到的报道,依旧在重复着这句话。
受地震影响最大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到今年2月底,建好并交付给受灾者使用的“复兴住宅”共985户,占总计划数的2.1%。3年仅有这个程度的建筑能力,不是“过于缓慢”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在福岛核电站拆除核反应堆(废炉)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进行,但安倍内阁向国外推销核电站的行动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目前日本最大的矛盾,是灾区重建家园工作极不顺利这个问题,但安倍内阁把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放在了核电的出口上,与民众要求政府重建家园,重新调整日本经济的要求渐行渐远。
土地制度、行政方式让重建很不顺利
日本私有土地神圣不可侵犯的制度限制、行政机关的条块分割、建筑方面人手不足、建筑材料不足等原因,让灾区重建工作的推进变得非常不顺畅。
地震造成了不少居民的死亡或者失踪,如不能确认这些人的土地继承权利,土地是不能随意处理的。换句话说,很多土地成了无主地以后,在那里建造房子、设施是违法的。而何时能让土地权利明确,日本目前还找不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来。
东日本沿海地区,本来就人口稀少,过去有大量的劳动力从这里迁徙到了东京等大城市,还在这里居住的人以老年人居多。在大地震后需要重建新家园、新设施的时候,这些地方主要通过本地的力量解决问题,找不到人手的现象非常严重。日本并没有地方城市对口支援一说,不存在其他县市具体负责一个城镇,帮助这里恢复经济的做法。其他地方的力量不能集中到东日本,很难为这里的复兴发挥作用。
大地震后发生了巨大海啸,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海啸灾难,沿海地区需要建设防波堤,在建设防波堤的高度上,人们的见解很不一样。防止大海啸,最好是建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大堤,但建设成本过高,今后的维护工作也有很大的困难。大堤的建设还会阻碍沿海渔民的工作,渔业组织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意见很难统一。
由于重建工作缓慢,一些居民只好移居他乡。2年前设计的住宅小区,建好后出现了一些空房。但按照日本行政规定,不是本地区灾民,不能迁入这些住宅小区居住。一方面是建设速度十分缓慢,另一方面则出现了建好的房间出现空置问题。以日本现在的行政方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核电政策上的矛盾愈发突出
福岛核电事故让东日本大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困难。
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去年说:“(核电)事故并未造成人员死亡。”轻描淡写地评述了这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核电事故。
但因为核电事故而造成的“震灾关联死”,到今年1月已经有1660人,超过了地震及海啸直接造成1607人死亡的数字。对这些人的死亡,高市会长毫无同情之心。
因为福岛需要面对核事故,福岛县民与宫城、岩手县民不同的是有家不能回。长期在外避难,让太多的人身心健康受到了损害,不少人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至今福岛县民每月依然有30人左右成为“关联死”死者中的一人。
自民党除了高市等大谈核电事故未造成人员的直接死亡外,对普通百姓在万般无奈之下走向死亡之路的现象,很少表现出自己的关心。安倍首相在积极推动核电站的再度启用,在马不停蹄地去世界各国推荐日本的核电技术。
大地震后的三年,日本最需要做的是重建灾区,重建日本经济,而安倍和执政的自民党似乎对民众呼声最高的问题并无多大兴趣。安倍把出口核电站技术当成安倍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更与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背道而驰。
现在国际社会已经很难理解日本震后的救灾方式及日本的核电政策。(作者陈言:日本问题专家/日本产网站CEO)
(本文为人民网日本频道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标注来源并附上原始页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