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6日10:24 来源:光明日报
1月17日,对于日本神户的人们而言是个特别的纪念日。 |
陈舜臣(赵和平 画)
1月17日,对于日本神户的人们而言是个特别的纪念日。20年前的那一天发生了7.3级的阪神淡路大地震。而就在几天之后的21日,作家陈舜臣(1924—2015)在神户去世了,享年90岁。他去世的时刻——凌晨5点46分,正好是20年前那场地震发生的时刻。
在日本,年轻人到20岁就标志着正式成人。自此以后,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或许,陈舜臣看着灾后的神户迎来了成人礼,然后就毫无牵挂、欣慰、安详地离开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很多神户人都不由得想起了20年前他发表的那篇《超越悲伤》。这篇文章曾给人巨大的勇气与鼓励。而今,这位代表昭和时代的作者却悄然离世了。
陈舜臣这个名字,看起来就像是为撰写历史而生的人物。在日本,他是与司马辽太郎(1923—1996)齐名的历史小说家。两人均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学校(现大阪大学),司马比他大一岁。1996年2月,司马逝世,在其追思会上,陈舜臣即兴作了下面这首诗:
春泥未晒菜花边,学业同途五十年。
一梦人琴今止矣,伤心只见旧山川。
作者说,一觉醒来,不禁叹息像古琴名人伯牙那样理解自己音乐的人已经不在了,只能伤心地眺望以前两人曾经一起游览过的山川。
用文明史的视角大气地书写民族兴衰,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以比肩。如果说“司马史观”有着对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的探究的话,那么陈舜臣着力探究“大中国”荣枯盛衰的姿态,与司马有着共通之处。陈舜臣博闻强记,通过缜密的采访以及想象力去创作历史小说。其作品的很多主人公跨越了民族与国境,正像他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