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13:1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在漢語裡有一個外來新詞“御宅族”,更通俗的叫法也叫“宅男宅女”,追根溯源的話,這些網絡新詞來自日語。在文化碰撞交融的過程中,中日兩國文化對“御宅族”的外延內涵的認識存在差別,但過分依賴網絡所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則是共通的。 |
我們在享受網絡帶給生活便利的同時,也讓部分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網癮”,就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產生的一種新“病”,它是否屬於精神領域的一種病態在學術界尚存在爭論,但沉溺網絡不能自拔對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例子屢見不鮮。不可否認,沉溺網絡已成為家長嚴管學生的一道重點預防領域,依然成為年青一代社交障礙的新問題......
在漢語裡有一個外來新詞“御宅族”,更通俗的叫法也叫“宅男宅女”,追根溯源的話,這些網絡新詞來自日語。在文化碰撞交融的過程中,中日兩國文化對“御宅族”的外延內涵的認識存在差別,但過分依賴網絡所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則是共通的。
浸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網絡文化,中日兩國幾乎不存在發展差距,在某些方面,中國的網絡還走在日本的前面,我國的網絡文化隻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善於發現問題的日本是如何治理網絡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他們都哪些舉措可以借鑒?帶著這些問題,本期策劃試圖拋磚引玉,和讀者共同對日本的網絡治理探一個究竟。
項目 | 症狀 |
1 | ●與朋友相處相比,更喜歡選擇網絡 |
2 | ●在網上交友 |
3 | ●上網時間過長影響到學業 |
4 | ●別人問你在網上干嘛,本能地產生防御態度,想隱瞞實情 |
5 | ●逃避煩心事和問題,在網上尋求內心的安寧 |
6 | ●沒有網絡的生活便感到很無聊 |
7 | ●不上網就會憂郁不安,上網后便變得平靜 |
8 | ●上網時不喜歡被打攪,否則生氣或怒吼對方 |
9 | ●縮短睡眠時間上網上到深夜 |
10 | ●不上網時腦子總是琢磨網絡的事情 |
11 | ●試圖減少上網時間但很難辦到 |
12 | ●為了多給上網騰出時間,馬馬虎虎應付該做的事情 |
現狀:日本中學,網癮重災區
調查機構:日本厚生勞動省
時間:8月1日
主題:年輕人網絡依賴現象
結果:在日本全國,網絡依賴感強烈的中學生約51萬8000人
症狀:強烈依賴網絡、不分日夜地沉迷於上網會引起睡眠障礙、生活節奏紊亂以及營養不良等后果
詳情:日本中學成為網癮重災區 |
日本專家:把脈“網絡依賴症”
病名:網絡依賴症
危害:已經影響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病情嚴重時,還會引起抑郁症、綜合失調症、植物性神經功能失調等。
症狀:身處沒有網絡的地方就會情緒急躁和不安,這便是危險信號,與工作無關的上網時間一天超過5小時以上的將是“網絡依賴症”的后備軍,如果一天超過10小時以上則是典型的網絡依賴症。
歷史:日本發現“網絡依存症”是在1980年代,以程序員為主要群體患上的一種職業病,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再加上近幾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依賴症”蔓延到日本中學生群體。
警惕: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玩網絡游戲成為“網游廢人”,或者沉溺Facebook等SNS社交網站或在聊天工具LINE上和網友來往交流,久而久之,本人還沒覺察的過程中患上“網絡依賴症”了。逐漸在開始厭惡現實生活的交流交際,對社會生活帶來障礙,患者最終“淹死”在網絡世界裡。
專家處方一:自查依賴程度
患上“網絡依賴症”的人原本只是上網消磨時間,結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想從中抽身,自己先要知道自己的依賴程度。記錄上網時間,要能自我認識到自己已經上網上得太久的時間了。讓自己產生危機感之后,逐漸減少上網的時間。
在上述1至12個“臨床”表現中,結合自己事情自查:
符合自己有1∼3項 | 普通的網絡用戶 |
符合自己有4∼6項 | 有網絡依賴的傾向,需要注意 |
符合自己有7∼10項 | 患有網絡依賴症的可能性較大,需要限制上網時間 |
符合自己有10項以上 | 很可能對生活帶來障礙,建議進行治療 |
專家處方二:“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建立無網日”
但是,突然“斷網”也會造成心理混亂,有必要注意。不過,“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建立無網日”對戒掉網癮更加有效。
請記住,網絡無論能給我們提供多少快樂,它隻不過是是一種工具而已﹔無論智能手機裡面的世界多麼精彩,也比不過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的快樂。
日本政府:組織“網絡斷食營” 明年出台網癮對策
在日本,沉迷於智能手機和電腦,使健康受損、學業受挫的“網癮”年輕人正在不斷增加。日本政府將首次就此展開調查研究,並制定應對方針。
自明年開始,日本將開展針對小學到高中學生的、在一定時間內遠離網絡環境的“網絡斷食營”活動,並以此探索矯正“網絡依賴症”的良方。(策劃:劉戈)
詳細:日本組織“網絡斷食營” 明年出台網癮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