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15:25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將由首相安倍晉三任主席,常設由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防衛大臣組成的“4人會議”,以及增設“國家安全保障局”。 |
【初識國安會·日本版NSC】安保局執行321體制
11月7日,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以執政黨多數贊成的結果,通過了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相關法案。
“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被外界稱為日本版NSC或“國安會”,NSC系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第一個字母的簡稱。
“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將由首相安倍晉三任主席,常設由首相、內閣官房長官、外務大臣、防衛大臣組成的“4人會議”,以及增設“國家安全保障局”。
由首相等人組成的“4人會議”將定期會晤,研討日本中長期戰略性問題,制定涉及外交和安保問題的基本方針,如有需要,“4人會議”還將擴大為由財務大臣、國家交通大臣、國家公安委員長等內閣成員參加的“9人會議”,就涉及日本國防、外交的重要事項進行審議。而“國家安全保障局”則被認為是“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核心。“國家安全保障局”作為“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事務局,將以首相官邸為中心,負責制定中長期安全戰略,並及時處理危機管理工作。【詳細】“4人會議”權力重大 負責制定外交安保基本方針
隨著日本批准設立這一機構,具體負責國安會事務的機構“國家安全保障局(簡稱"安保局")”也即將成立。
按照日本媒體披露的信息,安保局將執行“6大部門321體制”,即6大部門的頭把交椅分別按照防衛省佔據3個、外務省佔2個、警察廳佔1個分配﹔部門設置方面,分為“總括”“戰略”“信息”“同盟·友好國”“中國·朝鮮”“其他地區”六大部門。
“總括”部門負責整體協調,為安保局的核心部門,准備起用防衛省官員。
“戰略”部門負責制定日本外交與防衛政策基本方針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和防衛力量建設的基本方針“防衛計劃綱要”,決定起用防衛省官員擔任一把手。
“信息”部門負責整體管理和分析政府機關在國內外收集到的外交與防衛領域的相關信息,一旦有戰事和緊急事態發生,將這些匯總的信息提交給NSC以便制定應對措施。目前,日本政府所掌握信息的綜合分析是由“內閣情報調查室”負責,考慮到這點,決定由派遣到“內閣情報調查室”的警察廳官員擔任信息部門的首要職位,確保安保局與“內閣情報調查室”信息共享。
“同盟·友好國”部門負責強化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友好國家”之間的合作。
“中國·朝鮮”部門專管中國和朝鮮事務。
“其他區域”部門負責偵探收集中東與非洲恐怖活動征兆的相關情報。【詳細】日本版NSC的機構設置和人事安排露出水面 6大部門321體制
【防患未然·嚴懲泄密者】順勢推出《特定秘密保護法案》
隨著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成立,為了防止絕密情報泄露,旨在加強對泄密公務員懲罰的“特定秘密保護法案”也進入了審議階段。政府希望該法案也能在本次國會上通過。
10月25日,日本內閣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案》,旨在嚴懲泄露國家機密行為,打算把法案交由國會審議。
多名日本分析師26日解讀,首相安倍晉三政府力推“保密法”,是為與美國等盟友進一步共享情報以及推動日本自衛隊更多參與海外行動做鋪墊。
安倍通過的《特定秘密保護法案》把防衛、外交、反間諜和反恐4個領域內特別需要保密的情報指定為“特定秘密”,同時在附表中列舉武器、彈藥和飛機數量與性能等“特定秘密”內容。
法案規定,國家公務員泄密將被處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合謀者和教唆者將被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據法案,“特定秘密”保密期限為5年,可以多次延長。如果保密期超過30年,需要得到內閣批准。
法案主要針對公務員、議員等人群。日本現行《國家公務員法》規定,對泄密者最高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相比而言,新法案大幅加大對泄密者的處罰力度。
分析師認為,安倍政府推動通過保密法繼而加強與盟友情報合作的努力與其擴大自衛隊海外行動規模的意圖相關聯。【詳細】安倍推保密法藏玄機
【來路·師效美國】借鑒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是在借鑒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基礎上產生的,職能與其相當。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創設理念是,在“總體戰”時代,外來威脅和國際沖突空前加劇的情況下,在聯邦政府的各項目標和職責中,“國家安全”佔據著首要的、中心的和凌駕的地位——用美國人的話說,“國家安全”是一種統御一切政府事務的“高位政治”。在國家安全的整體目標和框架之下,NSC在政府的最高層級上對政治、軍事、外交、內政、經濟、情報等分立的職能領域和部門之間實施集中統籌和全面協調,以求達成決策程序的連續性和一體化。
該委員會的中樞是以總統為中心,由副總統、國防部長、國務卿、緊急應變局局長、中央情報局局長和總統安全事務助理等人組成的常務委員會。【詳細】效仿美國設立“國安會” 安倍多年夙願終將得償
【曲折之路·中途曾夭折】安倍晉三早在2006年秋就曾提出
模仿美國設立日本版的NSC,這一構想在安倍2006年秋天競選自民黨總裁時就提出來了。
安倍第一次就任首相后,為此專門成立了由他牽頭的“強化首相官邸國家安保功能會議”,並向內閣提交了設立日本版的NSC的報告。
但由於之后自民黨執政失利,再加上黨內在安保負責人人選問題上內斗不斷,隨著安倍本人以“健康問題”為由的辭職讓這一構想落空。2012年12月自民黨奪回政權后,安倍便再次提出設置“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經過近一年的准備,相關法案終於出台。【詳細】國安會出台的曲折之路
【媒體分析·目的何在?】與日本邁向“正常國家”和政治大國的目標有關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晉三力推成立“國安會”,與安倍提出的日本要向“正常國家”和政治大國的目標邁進有關。
早在2006年安倍第一次任首相之時,安倍政權就積極謀求改變“戰敗國”體制,提高防務部門的地位。在第一任期,安倍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防衛省與內閣其他11個省(相當於中國的“部”——編者注)平起平坐,使得戰后長期保持的防務部門低級別的和平國家重要特征被改變。這也是日本走向所謂“正常國家”的關鍵一步。
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也將成為日本實現所謂“正常國家化”的有力助推器。
而央視特約評論員宋曉軍則將日本設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目的歸結為6個字:調結構,保增長。宋曉軍說,日本戰后的政治結構是一個政治分肥的結構,“即由政治家、官僚和財閥來分國家這塊肥”。(策劃/劉戈)【詳細】成立“國安會” 安倍葫蘆裡賣的什麼藥